2022-04-14 18:3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编者按
2022年ASCO-GU完美落幕,为全球泌尿肿瘤医生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前列腺癌作为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是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方案,也是各种新型联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且常需贯穿患者后续治疗的始终。ADT 治疗期间,睾酮(T)和PSA均是前列腺癌患者生存的重要预测指标。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苟欣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刘久敏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张争教授,分享AD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以飨读者。
聆听——睾酮与前列腺癌的爱恨纠缠
医脉通:早在1940年,Huggins等人首次提出抑制睾酮水平可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观点。请您谈一谈,睾酮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苟欣教授:男性体内的雄激素主要包括睾酮、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及雄酮等形式,其中睾酮是主要的雄激素,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支配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到垂体前叶,随后垂体前叶产生促黄体生成素(LH)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进而分泌睾酮。睾酮对性器官的发育、性功能和肌肉量的维持以及骨骼密度和强度的维持作用巨大。
睾酮在血浆中绝大多数以结合的形式存在,仅约2%的睾酮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而游离的睾酮是主要发挥生物活性的物质。血清睾酮进入前列腺后,可直接或经5-α还原酶作用转化为双氢睾酮活化雄激素受体,继而发挥调节前列腺生长与功能的作用。2018年,Watts等人对纳入的20项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发现,血清中游离睾酮水平低与更低的总体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相关(OR=0.77,95%CI 0.69~0.86,P<0.001)。
医脉通:近年来,“深度降酮”的观点被很多学者提出。请您谈一谈,“深度降酮”的含义是什么?“深度降酮”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何意义?
苟欣教授:早期研究与临床上公认的去势水平标准为T<50 ng/dL,这是由于检测手段所决定的。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累积和医疗设备的升级,研究者们发现T水平在20~50 ng/dL范围内的临床结局较T<20 ng/dL患者差,因此建议将去势水平的标准定义为T<20 ng/dL。
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共识均将T<20 ng/dL纳入推荐:
Ø 2018年加拿大共识指出,对于复发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睾酮抑制治疗,推荐将T控制在20 ng/dL以下作为判断去势水平的新标准;
Ø 2020年EAU指南推荐,T<20 ng/dL是更理想的去势水平;
Ø 2021年《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指出,睾酮达去势水平后,降低睾酮至更低水平(T<20 ng/dL)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更佳预后和调整治疗的参考标准。
探索——ADT在前列腺癌中的地位与获益
医脉通:ADT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用药,请您介绍一下ADT的获益如何?
张争教授:ADT是前列腺癌治疗方案的基础用药,无论是用新型内分泌治疗、化疗还是靶向治疗等,都需要联合ADT进行治疗。尽管阿比特龙可全源阻断睾酮形成,但想要单药使用达到抑制雄激素的效果,药量会明显增加,毒副作用会更强,因此需要联合ADT一同发挥疗效。
ADT主要包括GnRH激动剂(GnRHa)或拮抗剂,其中GnRHa为临床中最常用的ADT药物,包括曲普瑞林、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既往研究表明,曲普瑞林治疗6个月可使90%的前列腺癌患者T水平维持<20 ng/dL,持续时间达12个月甚至更长。此外,曲普瑞林6个月缓释剂可显著减少患者复诊次数、注射次数和PSA检查次数,治疗1年的就诊成本可降低46.8%,在如今疫情时代,给患者带来更高获益。
医脉通:2022年的ASCO-GU于2月份顺利落幕,请您简单谈一谈,ASCO-GU中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领域有哪些进展?ADT的地位如何?
张争教授:本次ASCO-GU大会,大家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是联合治疗的进展。PROpel研究提示,奥拉帕利+阿比特龙+泼尼松对比安慰剂联合阿比特龙+泼尼松可显著改善不区分同源重组修复(HRR)状态一线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ARASENS研究对比了达罗他胺+多西他赛+ADT与安慰剂+多西他赛+ADT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可喜结果。由此可见,联合治疗已成为晚期前列腺癌的研究趋势。
需注意的是,PROpel研究入组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阿比特龙治疗,且HRR状态不区分,证明无论患者是否存在HRR突变,皆可从该三联治疗中获益。该结果是否会改变指南,还需进一步探索。
除三联治疗外,序贯治疗也有研究探讨。PRESIDE研究证实恩扎卢胺进展的mCRPC患者序贯恩扎卢胺+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后,具有PFS获益,为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刘久敏教授:从ASCO-GU来看,ADT是局部进展或转移性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方案,药物去势是其核心治疗方式。本次ASCO-GU大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双联还是三联治疗,还是其他联合方式,无一离不开ADT的使用,ADT始终占据基石地位。同时,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ADT联合放疗也可为患者带来获益。
医脉通:基于ADT的基石地位,请您结合ASCO-GU谈一谈,ADT在前列腺癌中获益如何?
刘久敏教授:本次大会中,FINITE试验第三次分析证实了GnRHa在前列腺癌中的获益。该研究提示,与单独使用GnRHa相比,GnRHa+阿比特龙治疗生化复发的非转移性激素初治前列腺癌(M0HNPC)患者的中位至PSA进展时间(TTPP)更长(27.2 vs 19.9个月,P=0.003)。
此外,HERO研究亚组分析结果证实,ADT降酮作用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在48周维持去势水平(<50ng/dL)率均为93.3%,试验组较对照组在第4天睾酮去势水平抑制(53% vs 0%)和第15天睾酮去势水平抑制(97% vs 13%)以及第15天的深度降酮率(67% vs 6%)均更优。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同样发现,生存时间超过10年的患者,ADT治疗贯穿全程。我们给患者采取间歇治疗方案,疾病稳定时可暂停ADT治疗,待疾病进展时给予ADT治疗,使患者疾病得到控制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从而取得更高获益。
展望——GnRHa降酮作用显著
医脉通:“深度降酮”正被泌尿外科医生用于临床实践,请您谈一谈,目前三种GnRHa中,谁的降酮作用最显著?
苟欣教授:曲普瑞林、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是最常用的ADT药物,临床中应用较多的以曲普瑞林三月剂型为主。一项回顾性分析对比了三种药物治疗9个月内睾酮水平的变化,结果提示,125例患者中,曲普瑞林治疗组(无论是整体人群还是单药治疗亚组)的全部患者在第6和第9个月时均可降低睾酮水平至<20 ng/dL。此外,三种药物中,曲普瑞林3月剂型降低睾酮水平至<10 ng/dL的患者比例最高:第9个月时戈舍瑞林组为34.6%,曲普瑞林组为89.5%,亮丙瑞林为83.3%。由此可见,曲普瑞林的深度降酮作用更值得关注。
编者手札
如今,“深度降酮”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睾酮管理是前列腺癌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前列腺癌诊断、评估、治疗及预后评价多个过程。根据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应对睾酮进行规范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让患者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高的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