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如何识别?快速了解“中国标准”与用药建议 | 临床必备

2022-04-19 17:55:14来源:医脉通阅读:13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12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类风湿关节炎(RA)风险预测研究组提出临床前期RA的概念,即临床关节炎出现之前的阶段。这一概念提出后,新的分类诊断标准及管理建议不断更新,使早期RA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广受关注。


目前,早期RA的定义不甚统一。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诊疗指南中,早期RA指病程<6个月,但多数研究中定义为病程小于1年或2年。早期RA可伴有多种自身抗体阳性及显著的滑膜炎,甚至骨侵蚀,精准认识疾病并早期给予规范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预后。


诊断早期RA有“中国标准”


诊断RA是临床诊断,而非实验室诊断。早期诊断需要基于发病特征和血清学检测结果,临床中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RA:


多个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持续≥12周

慢性关节症状RA患者的一级亲属(但不包括下脊柱或远端指间关节)

新发腕管综合征伴腕关节肿胀和炎症

患有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影响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跖趾关节的患者

符合RA诊断标准


国内一项针对病程小于1年、至少有一个关节持续肿痛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推出了新的早期RA分类标准(表1)。以下5条标准中,满足≥3条即可诊断为早期RA。


表1 早期RA分类标准

1.png


在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中,该标准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优于1987年ACR和2010年ACR/EULAR标准。病程≤1年的RA中,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87%;病程<3个月的RA中,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4.5%。


早期RA的治疗药物不外乎三类


为了有效缓解早期RA患者的疼痛、肿胀和僵硬症状,主要使用以下三类药物2:(1)镇痛药;(2)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3)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镇痛药


镇痛剂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非甾体抗炎药或小剂量泼尼松,这些药物可在最低有效剂量下使用。例如,对于新发RA患者,如果其近端指间关节(PIPs)和膝关节肿胀,可以给予以下任何一种治疗(需注意共病和禁忌症的限制):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剂,650mg,每次两片,每日两次

美洛昔康,每天7.5mg或每天两次(随餐服用)

曲马多,50mg,每日两次或三次,视需要而定

泼尼松,每日5mg

疼痛是早期RA的常见特征,通常与炎症有关,而不是损伤。因此,早期RA患者应避免使用强效麻醉剂或成瘾性镇痛剂。


糖皮质激素


缓慢进展或侵袭性RA患者在等待DMARDs(甲氨蝶呤、羟氯喹或柳氮磺吡啶)治疗起效时,可通过注射或口服小剂量激素获得短期疗效。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激素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即使是低剂量泼尼松(5mg/d)也会显著增加严重或住院感染的风险;如果剂量超过5mg/d,则心血管事件、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会更高。


早期RA患者的激素剂量应尽可能低,且仅在DMARDs或生物制剂控制滑膜炎之前使用。因此,大多数患者服用小剂量口服激素的时间可能<4个月。关节内激素注射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单个或几个关节不相称的症状。


DMARDs


DMARDs包括传统合成DMARDs(如甲氨蝶呤、羟氯喹、来氟米特等)和生物制剂DMARDs(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阿巴西普等),以及一些小分子靶向药物。


患者在诊断后应启用羟氯喹或甲氨蝶呤进行常规治疗,羟氯喹的副作用往往比甲氨蝶呤小得多,但总体疗效弱于甲氨蝶呤。建议这些药剂的起始剂量为:


羟氯喹,200mg:每天一片或两片(剂量为4-5mg/kg/d)

甲氨蝶呤,2.5mg:每周服用一次,补充叶酸2mg


服用羟氯喹的患者需要监测眼科情况。服用甲氨蝶呤的患者应在使用前进行肝炎检测,并在开始服用后1个月和3个月进行复诊,然后每3个月进行一次,以监测细胞减少或肝毒性。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早期和积极治疗的优势,不仅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滑膜炎、生活质量和减少关节破坏,还能减少未来住院和进行骨科手术的需要2。早期识别、诊断、启用DMARDs,在疾病的前3~12个月内确诊和管理可以优化患者长期结局1。临床中应关注具有RA疑似特征的患者,合理使用辅助检查,以早期确诊和开展治疗。

 

参考文献:

1.李雪,苏茵. 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J].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9):724-727.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00703-00644.

2.Cush JJ. Rheumatoid Arthriti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 Rheum Dis Clin North Am. 2022 May;48(2):537-547. doi: 10.1016/j.rdc.2022.02.010. PMID: 3540037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