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0 15:35:53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采访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4月20日是全民关注痛风日,医脉通特邀痛风领域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学武教授就痛风的病因、诊疗现状等作探讨和分享,旨在提升社会对痛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专家介绍:
张学武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北京市风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及
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市风湿病学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常务委员
工作三十年来先后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著80余篇,现为《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通讯编委,及《Internal Journal of Rheumatic Disease》、《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多家杂志的审稿人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遗传、饮食、药物和感染等。张教授表示,长期进食高嘌呤的食物,例如海鲜、动物内脏、酒类、富含
血尿酸增高还与药物有关,如阿司匹林、利尿剂、抗结核药和某些化疗药,都可能引起血尿酸增高。此外,一些应激状态,如感染、手术、外伤等,可能诱发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张教授强调,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需要综合性的预防和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药物,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同时建议患者必要时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及时治疗。
患病率逐渐上升,诊疗现状有待改善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有两个特点:①逐年上升;②年轻化。张教授分享了一个调查结果,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超过20%,甚至达到30%。然而如此高的患病率,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张教授指出,一方面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患者在肿痛症状好转之后故态复萌,重回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增加了疾病复发的风险。所以加强患者教育是必须的,而且是当务之急。再则,部分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不足,临床诊疗需要进一步规范。因此,为了降低患病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预防器官损伤等,需要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医生教育,提高医患对疾病的认识和重视是疾病管理的重要前提。
优化长期管理,注重早诊早治
临床管理中,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两大问题亟待解决。张教授指出,首先,血尿酸长期升高会所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其次,血尿酸长期升高对肾脏、心血管、血糖代谢等关节外器官/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临床中许多痛风患者合并蛋白尿甚至出现
对于尿酸居高不下或伴有并发症的难治性痛风,患者对药物应答不佳和合并症对药物的使用限制是医生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这就需要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尽量使用对患者负担较小的药物,如常用的
张教授总结道,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诊疗强调的是早期诊断、规范的个体化治疗,预防疾病进展为难治性痛风。虽然通常需要终身治疗,但并不是终生持续服药,而是间断服药。绝大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都可以较好地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生物制剂具其优势,或可补充现有治疗
对于痛风,尤其是急性期痛风,治疗重点是抗炎、消肿、镇痛,主要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
张教授表示,近年来生物制剂在这方面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在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如常用的白介素(IL)-1β拮抗剂,可用于伴有糖尿病肾病同时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用于伴有
总结
痛风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对关节有较大损害,痛风患者还可伴发肾脏病变及其他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DOI:10.3760/cma.j.issn.1000-6699.2020.01.001.
2.Zhang M, Zhu X, Wu J,et al. Prevalence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