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围产期强迫症:治疗流程图及要点

2022-04-26 19:07:54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编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强迫症及阈下强迫症状在围产期较常见,容易被误诊,包括与产后精神病的妄想症状相混淆。围产期强迫症的临床特征与其他人群的强迫症既有相似也有不同,症状常围绕直接或间接伤婴,严重时可导致对婴儿的回避及忽视。


围产期强迫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心境障碍或焦虑障碍史,以及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可升高围产期强迫症的风险。有研究显示,应激反应系统、免疫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可能参与了围产期强迫症的发生,但目前证据相当有限。


尽管症状性质存在危险性,但与产后精神病不同,罹患围产期强迫症的女性极少真正将伤婴的侵入性想法付诸实践,大部分患者可以在门诊得到妥善的治疗。含暴露反应预防(ERP)的认知行为治疗(CBT),以及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均为围产期强迫症的一线治疗。然而,针对围产期强迫症的某些独有的特征,相关治疗证据仍很缺乏。


围产期强迫症的治疗流程图总结如下:



提醒


▲ FDA已正式批准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舍曲林、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这些药物均可视为一线药物;另有少量证据支持某些二线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增效治疗,以及文拉法辛米氮平单药治疗。


▲ 应首先尝试单药治疗,并确保该药已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使用,再考虑联用第二种药物,以尽可能减少胎儿或婴儿所暴露的风险种类。


▲ 由于强迫症本身就需要较心境障碍及焦虑障碍更高的抗抑郁药剂量,加之孕晚期血药浓度会下降40%-50%,此时孕妇使用的抗抑郁药剂量可能相当高。


▲ 如果能在不用药的情况下让孕妇处于良好的状态,那当然再好不过;但如果做不到,就应积极开展有效的药物治疗,且不应拘泥于剂量。如果剂量不够,那么孩子将同时暴露于疾病与药物的双重风险之下;用较高的剂量将母亲的病情稳定住,孩子所暴露的风险反而更少。


参考文献:

1. Hudepohl N, MacLean JV, Osborne LM. Perinatal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Epidemiology, Phenomenology, Etiology, and Treatment. Curr Psychiatry Rep. 2022 Apr;24(4):229-237. doi: 10.1007/s11920-022-01333-4. Epub 2022 Apr 6. PMID: 35384553.

2. Hutner et al. eds., The APA Textbook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ental Health (Washington, DC: APA Publishing, 2021)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