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2022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CD30+淋巴瘤的推荐有何变化?

2022-04-29 22:27:11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的三大特点为:临床实用性结合国家医保更新目录、方案与药物可及性、全程化管理。


4月23日-24日,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以线上为主的形式召开。会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针对《2022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2022版指南”),从新增章节、更新内容方面进行了解读,内容丰富。


一、2022版指南中CD30+淋巴瘤部分瘤种更新要点


我们选取了会议中提到的与CD30+淋巴瘤有关的,主要是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等相关的更新分享给大家。


更新—霍奇金淋巴瘤章节


霍奇金淋巴瘤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推荐更新如下。


表1. 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111.png


更新—外周T细胞淋巴瘤章节


初治和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均有更新,其中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见下表。


表2. 外周T细胞淋巴瘤复发难治患者的治疗



222-1.png222-2.png


更新—NK/T细胞淋巴瘤章节


病理诊断:免疫组化的Ⅰ级推荐增加了MYC、CD30、PD-L1。


新增—原发性皮肤淋巴瘤章节


(1)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治疗前评估如下表,强调了皮肤检查。


表3. 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治疗前评估

333.png


a皮肤检查:累及占体表面积%(一掌范围≈1%BSA);皮肤病变(红斑,肿物,斑块等)


(2)病理诊断:原发性皮肤淋巴瘤是指确诊时病变仅累及皮肤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包括: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s)和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C-BCLs),PC-TCLs占整体的75%-80%,临床最常见的是蕈样霉菌病(MF)、Sèzary综合征(SS)。2022版指南针对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PC-TCLs)和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C-BCLs)病理诊断分别作了推荐,如下表。


表4. PC-TCLs病理诊断


444.png


表5. PC-BCLs病理诊断


555.png


(3)分期:MF/Sézary综合征(SS)即临床最常见PC-TCLs,为TNMB分期;非MF/SS为TNM分期。


(4)治疗:2022版指南针对惰性PC-BCLs和MF/SS分别作了基于分期的治疗推荐。


二、维布妥昔单抗仍在多个瘤种治疗推荐中


CD30+淋巴瘤是包括细胞表面抗原CD30表达阳性的cHL、ALCL、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多种淋巴瘤亚型的总称[1]。作为目前唯一获批的以CD30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布妥昔单抗在国内的获批适应证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R/R)sALCL和cHL成人患者,以及CD30阳性的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蕈样真菌病(MF)成人患者。


从2022版指南的解读中,我们看到维布妥昔单抗在多个淋巴瘤治疗中有推荐。例如:在复发难治霍奇金淋巴瘤中,不论是否符合移植条件,维布妥昔单抗都是作为Ⅱ级推荐的(2B类),维布妥昔单抗+纳武利尤单抗是作为Ⅲ级推荐的(3类);其中针对系统性ALCL,无论是否适合移植,Ⅰ级推荐仍强调“维布妥昔单抗”(1A类)。另外,2022版指南在复发难治外周T细胞淋巴瘤章节中新加了一条,即对于除外系统性ALCL的CD30阳性PTCL,不论患者是否适合移植,维布妥昔单抗都是作为Ⅱ级推荐(2A类)的(注:对于PTCL,维布妥昔单抗在国内获批的适应证为CD30阳性的复发或难治性sALCL成人患者)。


维布妥昔单抗单抗相关的中国注册研究显示,对于中国R/R cHL和R/R sALCL患者,维布妥昔单抗治疗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ORR为6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2.1个月,中位PFS达13.5个月(中位随访16.6个月时中位OS未达到)[2]


一项英国大型基于人群队列研究显示,在真实世界实践中,维布妥昔单抗治疗R/R sALCL的结果出色,2年OS率为46.6%[3]。一项中国台湾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维布妥昔单抗作为挽救疗法治疗R/R HL患者的ORR高达73.7%[4]。一项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维布妥昔单抗治疗CD30+可变表达MF患者,ORR4为47.8%,ORR为68.5%[5]


除了来自中国的指南推荐,这些研究结果也为维布妥昔单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牛挺, 徐菁. CD30阳性淋巴瘤的诊治进展[J].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15(5):295-301.

[2] Song Y, Guo Y, Huang H, et al. Phase II single-arm study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or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J]. Expert Rev Hematol. Accepted author version posted online: 2021 Jul 19.

[3] Halligan SJ, Grainge MJ, Martinez-Calle N, et al.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the efficacy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relapsed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 using Public Health England data[J]. Br J Haematol. Published online: 2021 Oct 18.

[4] Tien FM, Tsai CH, Liu JH, et al. Brentuximab vedotin as a salvage treatment for relapsed and refractory Hodgkin lymphoma patients in Taiwan[J]. J Formos Med Assoc. 2019 Oct;118(10):1466-1470.

[5] Papadavid E, Kapniari E, Pappa V, et al. Multicentric EORTC retrospective study shows efficacy of Brentuximab Vedotin in Μycosis Fungoides and Sezary Syndrome patients with variable CD30 positivity[J]. Br J Dermatol. 2021 Jun 16.


材料审批编号:VV-MEDMAT-67212

材料审批日期:4/2022


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