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1 17:17:37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整理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自2021年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2022年
1、《淋巴瘤多学科诊疗规范》
2、《淋巴瘤输注操作共识》
3、淋巴瘤人才发展项目“百人计划”
在完善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和全程管理的同时,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将更加聚焦淋巴瘤专科人才的培养,打造更多以淋巴瘤为专业方向的医学人才。医脉通特整理本次会议内容精华,以飨读者。
会议伊始,本次会议主持朱军教授强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支持下,我们全面启动了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完成了西部地区(重庆)的调研,并逐步开展《淋巴瘤多学科诊疗规范》的撰写工作等,硕果累累。本次会议将以此为基础,回顾并展望我国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的工作与规划,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忆往昔
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历程大盘点
2021是不平凡的一年,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历经新冠疫情的磨练,取得了诸多成果,期间也发生了许多故事。杨爱平主任首先对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背景和目标进行了总体阐述。他指出目前我国淋巴瘤患者近5年总生存率38.3%,远低于欧美国家,这与我国淋巴瘤领域存在诊断时间长、治疗规范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随访系统等难点和痛点密切相关。因此,中国淋巴瘤专科建设势在必行,我们需要立足于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临床及护理人员的技术教育,确保在统一规范标准下进行学习,最终实现为广大的患者谋福。随后杨爱平主任提纲挈领,指出我国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包含多维度、多角色的淋巴瘤专科建设专家团队、落实国家卫健委肿瘤专科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数据库”、建立多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基地和人才培养机制。
图1 杨爱平主任对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规划及进展致辞
知过往,方能谋局未来。马军教授随后对2021年项目历程进行了总体回顾,表示虽然疫情为专科建设带来一定挑战,但整体包括病理学组、临床学组、全程管理学组进展喜人,一路取得了诸多成果。2021年4月,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吹响了助力健康中国2030计划的号角。随后2021年6月,病理学组第一次工作会正式召开,启动病理讲义撰写,推进淋巴瘤诊断规范化教育,助力淋巴瘤病理诊断水平提升。此外,同年6月开展了淋巴瘤专科建设重庆调研,探索西部淋巴瘤专科模式,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
之后马军教授强调,2022年1月,在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的领导下,项目组各淋巴瘤专家共同参与《淋巴瘤多学科诊疗规范》撰写启动会,推动淋巴瘤全国多学科诊疗规范。此外中心项目组为进一步助力淋巴瘤专科人才培养,启动了大型临床人才发展项目“百人计划”,搭建淋巴瘤专科医生线上培训认证体系。近期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淋巴瘤科共同承办的第一期青年医师诊疗能力培训班也顺利进行,进一步推动了淋巴瘤规范诊疗的进程。此外,淋巴瘤全程管理护理学组近2年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包括制定《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专家共识》、举办CSCO护理学院等。最后马军教授认为淋巴瘤专科项目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推进和完善,并对规范诊疗、人才建设、全程管理等进行了展望和寄语。
图2 马军教授对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进行回顾
共启程
2022年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规划布局未来之道
运筹帷幄,提前建立整体框架,有助于未来专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马军教授基于一年来项目的进展,对2022年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作了整体规划布局。他提出,为促进2022年我国淋巴瘤规范诊疗,应尽快推动《淋巴瘤多学科诊疗规范》快速落地;人才建设是方法,在之前基础上整合诊疗规范和2022年CSCO指南内容,全面更新、启动专科建设“百人计划”,促成淋巴瘤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推动全程管理,撰写《淋巴瘤输注操作共识》,进一步规范淋巴瘤药物输注操作。随后马军教授正式宣布2022年专科建设项目行动规划发布仪式正式启动。
图3 2022年专科建设项目行动规划发布仪式正式启动
本次发布仪式邀请杨爱平主任、马军教授、朱军教授、宋玉琴教授、颜霞教授等知名专家,以视频形式分别针对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2022年总体规划——诊疗规范、全程管理、“百人计划”等进行了精彩寄语。各位专家从各个要点出发,表达了对2022年专科建设项目规划的期待——凌云壮志,创起未来!
总结
会议最后,马军教授表达了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感谢,并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了精彩总结。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启动至今在我国淋巴瘤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2022年我们将以此为基础,为淋巴瘤医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和项目,帮助他们成长;此外,项目组将继续积极推动淋巴瘤诊疗、护理规范。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会有更加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