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9 17:17:19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晕”筹帷幄 」专栏自2019年5月开设,在1年的时间内,共发布文章近50余篇。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回顾「“晕”筹帷幄 · 第1季」,更多内容,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之前的“晕筹帷幄”眩晕专栏中,我们前后为大家推送了系列
优缺点对比
相对于传统的手法检查及复位,全自动机器耳石复位技术具有自身优势,同时也有一定缺点。详见下表。
接下来,我们将以两家公司的设备为例,为大家详细讲解耳石症的全自动机器复位技术。详细的位置试验和复位方法的选择请参阅之前的专栏文章。
诊断技术对照
1、Dix-Hallpike试验
(1)手法技术:患者取坐位, 检查者将其头部转向一侧45°, 保持头位不动迅速仰卧, 头后仰悬垂,与水平面呈30°角,观察有无
图1:右侧Dix-Hallpike test示意图。
(2)机器检查技术:两种设备均为一侧转头45°,头部+躯体整体后仰45°,达到技术要求。
视频1:右侧Dix-Hallpike试验+Epley复位。
2、Roll Test
(1)手法技术:取平卧位,头位抬高30°,向一侧转头90°观察至眩晕或眼震消失后30秒恢复初始位置,再向另一侧转90°观察(见图2)。
图2:Roll test示意图
(2)机器检查技术:两种设备均为平卧后两侧转体。
视频2
复位技术对照
1、Epley法
(1)手法技术:从Dix-Hallpike试验诱发
图3:Epley法(假设患者为右侧后半规管管石症):从Dix-Hallpike诱发体位向对侧(健侧)连续转2个90°,最后坐起。
(2)机器复位技术:两种设备均在Dix-Hallpike 诱发体位行两次健侧转体90°完成复位治疗。(见视频1:右侧Dix-Hallpike试验+Epley复位。)
2、Semont法
(1)手法技术:患者坐位,头向健侧转45°,迅速从坐位倒向患侧呈侧卧位,待眼震消失30秒后,坐起,再向健侧180°冠位转体侧卧,待眼震消失30秒后,恢复坐位。(见图4)
图4:Semont法(假设患者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2)机器复位技术:均为整体向健侧转45°,然后先患侧侧卧后健侧侧卧。侧卧角度可自行调节。
视频3:均为右侧PC-BPPV行Semont复位。
3、Barbecue法
(1)手法技术:患者从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患侧侧卧—坐起,以90°连续翻滚,每个体位待眼震眩晕消失30秒后再转向下一体位,最后坐起低头休息。(见图5)
图5:Barbecue法(假设患者为右侧外半规管管石症):患者从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患侧侧卧—坐起,连续翻滚3个90度,每个体位待眼震眩晕消失30秒后再转向下一体位,最后坐起低头休息。
(2)机器复位技术:
视频4:均为右侧HC-BPPC,行Barbecue法复位。
4、Gufoni法
(1)手法技术:根据翻滚试验两侧侧卧时的眼震特点,先向眼震强度较弱侧侧卧,待眼震消失30秒后,再向眼震快相侧快速转头45°。见图6-图7。
图6:Gufoni法(假设患者为向地性眼震,左侧外半规管管石症)
图7:Gufoni法(假设患者为背地性眼震,右侧外半规管嵴石症)
(2)机器复位技术:
视频5:右侧向地性及双侧背地性HC-BPPV的Gufoni复位。
5、Yacovino法
(1)手法技术:平卧,头悬出床头,尽量将患者头位后仰,保持体位2min,再将头位尽量前屈,下巴尽量靠近胸骨,保持体位2min,坐起。见图8。
图8:Yacovino法
(2)机器复位技术:两个公司官方技术略有区别(翻转角度不同),但核心理论均为让位于头颅上部的前半规管管内耳石自壶腹端向非壶腹端流动,最终流入总脚。且由于头部+躯干一起转动,角度更大,更有利于耳石归位。
致谢:感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捷,吴佳鑫老师友情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