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CAR-T探索之路 | 聚焦临床科学家对CAR-T疗法的探索与实践

2022-05-06 21:15:54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疗法作为血液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自诞生以来便备受关注。2013年,以CAR-T为代表的肿瘤免疫疗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当年十大科技突破之首。CAR-T疗法到底是何方“神药”?未来能否实现新的突破?如何使生物治疗惠及更多患者?本期文章,小编带大家一起走近CAR-T疗法,走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的探索与实践。


肿瘤患者辗转求医,幸遇CAR-T疗法,绝处逢生


2021年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室,收治了一位68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已经接受5次化疗的他,不得不面对残酷的事实,身体机能衰弱,治疗方案殆尽,他似乎已无药可医。恰逢其时,CAR-T疗法的诞生给复发难治的DLBCL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在接受CAR-T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评估显示完全缓解(CR),患者顺利出院,可谓“绝处逢生”。



CAR-T疗法应运而生,独特机制强劲疗效


在血液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复发/难治性血液肿瘤一直是非常棘手的难题。部分患者在接受多线治疗后病情仍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后线治疗方案“捉襟见肘”。近年来,血液肿瘤领域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免疫治疗越来越显示出临床优势。


CAR-T细胞作为一种新型免疫疗法,被称为“Living drug”,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研究者通过对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使其表达出能够识别肿瘤细胞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便完成了由“普通免疫兵种”到“特种兵”的转变,即CAR-T细胞。CAR-T细胞被扩增并输回到患者体内以后,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识别肿瘤,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CAR-T细胞的优势在于其强劲的“杀伤力”,能够帮助患者达到深度缓解,减少复发率。



CAR-T研发之路漫漫,血液肿瘤已获成功,实体肿瘤仍在探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从建科之初便开始对CAR-T疗法进行深入研究,从细胞培养到序列筛选全程“定制”,从单靶点到双靶点逐步突破,克服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针对CD19和CD20两个靶点的CAR分子结构,并于2017年5月开展临床转化研究。发表在《Leukemia》的研究结果显示,总缓解率约为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7.6个月,显示出了强效性及长效性的突出优势¹。


目前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领域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但研发者步履不停,为了造福更多肿瘤患者继续在实体肿瘤领域开辟新路。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中的应用面临着重重挑战:缺乏特异性抗原、CAR-T细胞转运和肿瘤浸润、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壁垒的突破,CAR-T疗法有望在未来应用于实体肿瘤,使更多患者获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2012年4月成立生物治疗科,是国内第一个成建制的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型转化医学科室,主要收治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肿瘤患者。在科室成立之初,就将基础研究和临床紧密结合,既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又能切实地造福患者。例如在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中,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单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CR率。目前DP方案(地西他滨+PD-1单抗)已经获得CSCO指南的认可,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除了DP方案外,生物治疗科对其他联合方案的探索也卓有成效,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近些年来生物治疗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每一项医疗技术创新突破的背后都意味着有一群人不忘初心,笃志力行,他们就是促进医学科学文明进步的临床科学家。一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物治疗科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不断为患者寻找突破性的治疗方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探索肿瘤领域的前沿问题。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但他们选择逆流而上,砥砺前行!



小结


CAR-T疗法的诞生为血液肿瘤患者燃起了新的希望,但CAR-T疗法绝不止步于此,在实体肿瘤中的探索虽然困难重重,但通过临床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有望迎来胜利的曙光。生物治疗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始终奋斗在最前沿,并将基础研究的成果积极地应用于临床,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造福万家。


参考文献:

[1] Zhang Y, Wang Y, Liu Y, et al. Long-term activity of tandem CD19/CD20 CAR therapy in refractory/relapsed B-cell lymphoma: a single-arm, phase 1-2 trial. Leukemia. 2022 Jan;36(1):189-196.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