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总结促发展,凝力续华章|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2-05-08 23:04:54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期以来,我们目睹了新冠疫情的来势汹汹,也见证了疫情之下隔离期间无数温馨的画面。疫情能够隔离你我,却挡不住学术的碰撞。“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2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于2022年4月29日-30日在线上举办。


大会为期两天,在4月30日上午的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中,专家报告内容精彩纷呈,医脉通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图片 1.jpg


致辞


会议伊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担任主持,在一段激动人心的视频中本次会议拉开序幕,视频中展现了CSCO的发展、传承、创新的历程。致辞环节,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国家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王建祥教授、马军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德沛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分别致辞。


截屏2022-05-07 14.50.45.png

马军教授、沈志祥教授、王建祥教授主持


在致辞中朱军教授充分肯定了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开展的工作,并且表达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愿景。吴德沛指出,医务工作者应继续秉承“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紧密协作,携手共进。黄晓军教授表示,即使疫情当下,CSCO仍在持续推动行业进步,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而积极奋斗,对其他学会来说具有借鉴意义,致辞最后黄晓军教授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期许。


截屏2022-05-07 14.51.32.png

朱军教授、吴德沛教授、黄晓军教授致辞


2021年工作总结


忆往昔,千帆过尽,成就瞩目


知过往,方能谋局未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的主持下,马军教授围绕人事和组织架构调整、学术活动执行和出版物发表三方面,对专委员会2021年工作进行了总体回顾。


WechatIMG59.png

马军教授2021年专委会工作总结


➤根据国家民政部最新要求,专委会在人事和组织架构方面进行了调整。CSCO抗白血病联盟和CSCO抗淋巴瘤联盟分别更名为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先后成立了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护理学组和CSCO中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吸纳了全国260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作为成员单位。


➤在学术活动执行方面,专委会积极推动规范诊疗行为,加速学术落地相关工作。2021年1月召开的CSCO抗白血病联盟&抗淋巴瘤联盟工作会议暨2021年白血病·淋巴瘤高峰论坛线下参会1800人,线上参会58万人次;淋巴瘤专委会巡讲近50场,覆盖40座城市,20余万人次参与其中;白血病专委会巡讲25场,覆盖20余座城市,10万人次参与,推动了领域的蓬勃发展。专委会还借助网络化平台,开展了多项宣讲和比赛,差异化专家覆盖。此外,专委会加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启动的中国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成为该项目的核心力量,树立了行业典范。与此同时,专委会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前往重庆展开淋巴瘤亚专科调研工作。专委会始终关注患者生存状态,强化全程管理意识并加速全程管理落地,成功发表《中国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专家共识》。


➤在出版物发表方面,依据学术进展,通过制定指南和专家共识,规范诊疗行为,成功发布了《淋巴瘤诊疗指南》及英文版,《淋巴瘤18F-FDG PET/CT应用指南》《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淋巴瘤诊疗指南》《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等多本指南,以及包括《生物类似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内的8个专家共识或指导原则,初步建立了中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数据库。


马军教授表示,2021年的工作成果是所有专委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白血病和淋巴瘤事业的健康发展仍需我们勠力同心、继续奋斗。


2022年工作计划


展未来,凝心聚力,共谱新篇


提前规划布局方能运筹帷幄。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姜文奇教授、贵州血液病研究所王季石教授的主持下,马军教授对专委会2022年的初步工作计划作出整体汇报。


WechatIMG59.png

马军教授专委会2022年工作计划


基于卫健委的淋巴瘤学科建设,专委会将从三个层面作出工作规划。(1)建设淋巴瘤标准大数据库和淋巴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数据库;(2)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联合举办40余场规范化治疗巡讲;(3)成立淋巴瘤全程管理实践质量评估专家组,开展淋巴瘤全程管理护理学院理论实践培训。


图片 10.jpg

专委会2022年工作计划


在学术活动执行方面,马军教授表示,2022年专委会将加速指南巡讲落地,持续深化指南规范的重大意义。淋巴瘤专委会计划巡讲46场,白血病专委会计划巡讲27场,通过传递血液肿瘤领域治疗进展,探讨交流临床疑雅病例为更多的血液肿患者带来规范化的诊疗手段。此外,将持续召开大型专业活动,引领学术发展。计划继续举办北京、上海、哈尔滨、广州等国际高峰论坛;在7月、9月分别召开第七届抗白血病·淋巴瘤国际高峰论坛暨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巡讲-哈尔滨站、第十届CSCO抗白血病·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学术会议,还将开展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巡讲、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巡讲、CSCO肿瘤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等巡讲。与此同时,将以线下、线上等形式组织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学术会议10余场。


在出版物更新方面,近期已经更新包括《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在内的6本2022年CSCO指南,最新撰写的两本指南是首册《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免疫靶向治疗相关感染管理指南》和《治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指南》,并撰写《淋巴瘤诊疗病例分析》一书。


疫情下,适时调整,发展机遇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清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侯健教授的主持下,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赵东陆教授就专委会在疫情期间对工作的适时调整和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具体介绍。赵东陆教授提出,淋巴瘤标准数据库建设是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未来将提供真实可靠的中国淋巴瘤发病率、疾病类型、地域分布、生存状况等数据,为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全面提升淋巴瘤相关学科的诊疗水平、助力全程化管理、系统改善患者的生存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11.jpg

赵东陆教授疫情期间专委会工作报告


全程管理


助力专科建设,推动中国规范化诊疗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的主持下,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杨爱平主任就2021年4月在京启动的中国淋巴瘤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的背景和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杨爱平主任指出,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始终聚焦基层,努力构建医疗卫生事业的新模式。淋巴瘤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在重庆市开展试点,逐步构建以重庆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淋巴瘤专科能力建设体系,进一步完善淋巴瘤专科能力建设模式。淋巴瘤全程管理将与专科能力建设项目相得益彰,而专科能力建设之路也将在实践打磨中沿用拓展,不断推动中国淋巴瘤诊疗的规范化发展。


图片 12.jpg

杨爱平主任淋巴瘤全程管理致辞


总结


会议最后,朱军教授表达了对血液科同道的感谢,并对本次会议内容进行了精彩总结。朱军教授称,我们应不负时代使命,以淋巴瘤专科建设为抓手,助力擘画“健康中国2030”新蓝图。


相关报道


直播预告(4月29日-30日)

千帆相竞,百花齐放,白血病青年论坛精彩纷呈

后浪奔涌,共享学术盛宴,淋巴瘤青年论坛盛大举行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