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19:49:00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致
对于ARVC患者,早期诊断、风险分层与合理治疗对预防心脏性猝死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ARVC的诊断、风险分层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为临床管理提供了指导。
诊断
目前,ARVC的诊断标准为2010年工作组标准(TFC),如表1所示。TFC由多项标准组成,电生理学、心脏影像学、遗传学和
表1 2010年ARVC工作组标准
注:PLAX,胸骨旁长轴;PSAX,胸骨旁短轴;RVOT,右室流出道;BSA,体表面积;RV EDV/BSA,右心室舒张末容积/体表面积。
基于2010年工作组标准,ARVC的诊断标准如表2所示。此外,ARVC主要需与心脏结节病、
表2 ARVC的诊断
注:TWI,T波倒置;TAD,终末部激动延迟;RVOT,右室流出道;RV FAC,右室面积变化分数;CMR,心脏磁共振;RVEF,右室射血分数;SAECG,信号平均
风险分层
ARVC患者有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事件(SAE)的风险,包括心脏性猝死、
图1 国际工作组风险分层流程图
注:SAE,严重心律失常事件。
治疗
对于ARVC患者,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如表3所示。
表3 ARVC的治疗
注:5年风险评分指的是5年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评分。
1.保守治疗
限制运动是ARVC患者的重要管理方式之一,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衰的发生率。然而,不同的研究得出的运动强度[使用代谢当量(MET)来衡量]持续时间并不一致。推荐将运动量限制在<650 MET-小时/年,大概相当于每天快走30分钟。
2.药物治疗
ARVC的药物治疗相关的数据较为缺乏。在β受体阻滞剂、索他洛尔和
3.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将ICD作为一级预防时,需衡量心脏性猝死(SCD)和器械相关并发症的绝对风险(包括不恰当电击、感染)。此外,尽管证据有限,对于非桥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ARVC,如左室优势型或伴TMEM43突变的ARVC,可考虑在病程早期植入ICD。
4.导管消融
对于ARVC患者,通常需要心内膜消融和心外膜消融联合治疗。一些研究者建议先进行心内膜消融,再进行心外膜消融。在有经验的中心,导管消融是ARVC患者重要的室性心律失常辅助治疗。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接受了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仍可植入ICD。
5.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最主要的适应证为严重右室功能不全,伴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也可考虑心脏移植。有研究显示,接受了心脏移植的晚期ARVC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所改善,且疗效优于缺血性或限制型心肌病的患者。
参考文献:Krahn AD, Wilde AAM, Calkins H, et al.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JACC Clin Electrophysiol. 2022 Apr;8(4):533-553. doi: 10.1016/j.jacep.2021.12.002. PMID:354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