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1 20:17:03来源:医脉通阅读:12次
“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
异基因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明教授和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增军教授为本环节主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为讲者,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为题进行了报告。张晓辉教授从适应症、预处理方案以及供体选择三个方面,回顾了近几年中国恶性血液疾病、贫血等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临床研究进展,并对新版共识更新内容进行了讲解。张晓辉教授提到,中国的allo-HSCT迎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的时代,2022年预计执行超过20000例的allo-HSCT。从allo-HSCT供者类型来看,单倍体移植仍旧占据半壁江山。从allo-HSCT病种分布来看,
张晓辉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随后的点评环节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爱宁教授与张晓辉教授对中低危白血病中CAR-T细胞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是否能替代allo-HSCT进行了探讨。张晓辉教授表示,新型治疗手段可能在未来与移植前、预处理方案以及移植后这三个层面进行融合,可能改变恶性血液病和非恶性血液病未来的诊疗模式。此外,张晓辉教授特别提到,追求MRD阴性、CR和短期OS时代已经过去,对于无病生存期延长这一目标的实现路途尚且遥远。
点评环节
CEBPA双突变AML的诊断和治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和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陈洁平教授为本节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魏辉教授为讲者,以“CEBPA双突变AML的诊断和治疗”为题进行了报告。魏辉教授以CEBPA双突变
魏辉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随后的点评环节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获教授与魏辉教授对CEBPA双突变AML患者复发、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供体选择进行了探讨。魏辉教授表示,CEBPA双突变AML
CR1期患者,序贯auto-HSCT可降低复发率;对于治疗后MRD阳性患者推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进行allo-HSCT的患者,若其供体类型为亲缘性供体,则应对供体进行基因筛查,以确保供体无CEBPA双突变。
点评环节
免疫治疗时代AYA和成人Ph阴性ALL的诊疗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林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吕跃教授为本节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张苏江教授为讲者,以“免疫治疗时代AYA和成人Ph阴性ALL的诊疗”为题,从“Ph阴性B-ALL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特征”、“初治Ph阴性B-ALL治疗进展”以及“复发/难治及高危Ph阴性B-ALL治疗进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报告。张苏江教授表示,成人ALL异质性强,应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Ph阴性B-ALL患者,frail患者居多,采用联合化疗毒副作用大,需在降低白血病细胞负荷后行免疫治疗控制病情,待体力状态恢复后再考虑联合化疗。对于R/R患者,CAR-T等新型免疫疗法正快速发展,且已经取得不错的疗效。此外,移植前桥接治疗清除MRD可进一步提高初治ALL患者的疗效。但如何优化治疗选择,提高ALL患者长期疗效尚且需要进一步探索。
张苏江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随后的点评环节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赵谢兰教授与张苏江教授对桥接治疗在老年Ph阴性 B-ALL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张苏江教授表示,对于老年Ph阴性 B-ALL患者的桥接化疗,体力状态有所恢复后,应结合患者自身经济状况以及体力状态,来选择进行免疫治疗或联合化疗。
点评环节
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应用
广东省人民医院杜欣教授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岑洪教授为本节主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邱林教授为讲者,以“拷贝数变异(CNV)检测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应用”为题,从CNV概述及其在MM、ALL、AML以及MDS中的应用这五个部分进行了报告。邱林教授介绍到,临床医生日常接触到的核型分析、融合基因以及突变基因检测,均可较好的协助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诊断、危险度分层以及临床治疗选择,然而有部分低危患者治疗后复发,此时除了上述三种分析外还应考虑CNV。邱林教授最后提到,CNV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邱林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青海省人民医院李文倩教授与邱林教授对检测CNV的标本采集要求以及基于CNV的白血病患者的靶向药物治疗进行了探讨。邱林教授表示,CNV检测中外周血与骨髓样本的采集与二代测序技术中的样本采集并无区别;目前,尚未有关于CNV白血病患者的靶向药物治疗。
点评环节
青海省人民医院冯建明教授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韩艳秋教授为本节主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蔡真教授为讲者,以“浆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展”为题,从浆细胞白血病(PCL)的定义、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四个方面进行了报告。蔡真教授提到,目前PCL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
蔡真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建平教授与蔡真教授对PCL患者CAR-T治疗获益后行allo-HSCT移植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蔡真教授表示,在CAR-T治疗后桥接allo-HSCT移植时,需要首先明确患者体内是否还有CAR-T细胞,若还存在CAR-T细胞,不建议立即进行allo-HSCT。
高危MM诊治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江滨教授和徐州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徐
李娟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易树华教授与李娟教授对高危MM患者治疗时长以及靶向治疗在未来高危MM患者治疗中的地位进行了探讨。李娟教授表示,高危MM患者的治疗时长超过标危MM患者,在高危MM患者治疗中,巩固治疗时长往往在2年或以上,维持治疗也不再是单药而是双药联合治疗;MM的靶向治疗相较于白血病而言起步较晚,但已经成为MM治疗中较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点评环节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一EMN 2022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京华教授为本节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陈文明教授进行专题报告
在随后的点评环节中,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杨同华教授与陈文明教授对低危MRD阳性和高危MRD阳性MM患者新药治疗后的结局进行了探讨。陈文明教授表示,MRD阳性的MM患者无论是高危还是低危,相较于MRD阴性患者,复发速度都相对较快,但相较于MRD阳性低危患者,MRD阳性高危患者复发速度更快。
点评环节
总结
最后,王京华教授宣布本次会议结束,并与在场同仁道别。在本场会议中,众多血液学领域专家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以及MM的诊断、治疗进行了详细的报告,立足于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分享了自己宝贵的临床与科研经验,为未来白血病和MM的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