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2 19:30: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1.26亿人受到
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理您了解多少呢?快问快答来测试一下吧!
1.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在临床实践中不推荐总体风险评分
B.可变危险因素的预后意义最大
C.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无关
D.年龄、性别和种族是非常重要的预后危险因素
解析:
根据2019年的一项研究,年龄、性别和种族占心血管风险模型中预后表现的63%-80%,而可变危险因素占比不大。已经确定了许多ASCVD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风险评估是预防
2020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也认为,总体风险评估是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策略的基础。
指南推荐采用基于我国人群长期队列研究数据建立的“中国成人心血管病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流程(图1)”评估心血管病风险(Ⅰ,B)。
答案:D
2.关于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冠状动脉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常见的病因
B.相较于男性患者,对女性患者的治疗更积极
C.如果女性患者死于任何心血管事件的风险≥20%,则应将其视为高风险并积极治疗
D.女性性别有预防作用,因此女性患者不用积极治疗
解析:
女性和男性一样,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冠状动脉疾病。事实上,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女性死亡人数超过了乳腺和子宫疾病的总和。然而,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治疗往往不那么积极,总体死亡率更高。
如果女性在未来10年内死于任何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0%,则应将其视为高风险并积极治疗。
烟草使用和糖尿病会抵消与女性性别相关的心脏病保护作用。
此外,在既往发生
答案:A
3.关于他汀类药物治疗ASCVD患者或有患ASCVD风险的患者,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无论10年ASCVD风险如何,40-75岁糖尿病患者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B.ASCVD患者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C.10年ASCVD风险>10%患者推荐选择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D.对ASCVD极高危患者,LDL-C阈值为90mg/dL时应考虑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他汀类药物
解析:
根据AHA/ACC的胆固醇管理指南,推荐ASCVD患者进行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其他指南建议包括:
➤对40-75岁且LDL-C≥70 mg/dL(≥1.8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在不计算10年ASCVD风险的情况下,可使用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10年ASCVD风险≥7.5%的患者推荐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
➤对ASCVD极高危患者(多个主要ASCVD事件病史或一个主要ASCVD事件合并多个高风险状态),LDL-C阈值为70 mg/dL(1.8 mmol/L)时,应考虑在他汀类药物治疗中加用非他汀类药物。
答案:B
4.关于降低血压来预防ASCVD,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对确诊
B.推荐10年ASCVD风险预估≥10%且平均血压≥130/80mmHg患者使用降压药
C.高血压合并
D.对
解析:
对10年ASCVD风险评估≥10%且平均血压≥130/80 mmHg的成人,推荐使用降压药物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对于确诊高血压且10年ASCVD风险≥10%的成人,推荐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 mm Hg。
此外,对于患有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的成人,无论10年ASCVD风险评分如何,均推荐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 mmHg治疗。在患有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成人中,血压≥130/80 mmHg的患者应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 mmHg。
答案:B
5.关于ASCVD的二级预防,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
B.排除禁忌证,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稳定型
C.已证实抗生素治疗可防止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实现的。
D.硝酸酯类药物不应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于急性心绞痛症状
解析:
排除禁忌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或左心室功能不全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应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随后终生服用阿司匹林。
虽然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危险因素,但抗生素治疗在其二级预防中并未显示出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在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硝酸酯类药物可改善运动耐量、延缓心绞痛发作和促进运动试验中的ST段压低。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与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合效果更佳。
答案:B
参考文献:
[1] Arnold S. Baas. Fast Five Quiz: Coronary Artery
[2] WRITING COMMITTEE MEMBERS, Arnett DK, Blumenthal RS, et al. 2019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xecutive Summar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19.03.009.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等.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 48(12): 100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