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14:36:00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卒中患者的管理通常需要多学科合作。卒中和
2022 ESC立场文件指出,20%-30%的卒中是复发性的,综合管理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管理,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此外,还应推进卒中和心血管疾病的综合管理。
A:适当的抗栓治疗
对于卒中后患者,如果有
如果患者有
如果患者同时有房颤和血管疾病(包括冠脉、颈动脉、外周动脉),应合理选择抗栓药物。对于血管疾病稳定的房颤患者,单药抗凝即可。对于合并
对于无房颤、缺血事件风险增加的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小剂量
非心源性卒中二级预防中,指南推荐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
B:更好的功能和心理状态
对于所有的卒中患者,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无论是否给予了超急性期干预,均应重视减少
卒中后整体管理目标是改善功能和心理状态,需要采用多学科方法。对于卒中后抑郁和卒中后
C: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症优化管理
卒中患者常常合并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合并症,包括房颤、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
1.生活方式干预
在饮食方面,推荐地中海饮食。此外,低盐饮食与卒中风险降低相关。对于超重和
锻炼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可以降低卒中风险,并通过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胆固醇对卒中危险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在可能的情况下,卒中后患者应参加4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4次。
此外,卒中患者还应戒烟。
2.筛查房颤
17%-36%的
房颤的检出率不仅取决于患者特征、卒中后时间、卒中类型以及房颤的定义,还取决于监测的持续时间和质量。如果我们“看得更仔细、看得更久、看得更复杂(例如使用更高精尖的设备)……”,那么可能在更多的卒中后患者中发现房颤。
对于未诊断房颤的卒中后患者,建议通过短期24h连续
对于既往有卒中且房颤可能性较高的患者,可在7-14天的无创监测后考虑通过植入式心脏监护仪进行30天连续监测。
3.高血压、
控制血压有利于预防卒中复发。在缺血性或
所有未确诊糖尿病的卒中患者都应接受糖尿病筛查。急性卒中后严格控制血糖不但无益还可能有害,可能引起
在血脂管理方面,降低LDL-C是主要目标,目标LDL-C为1.4 mmol/L(55 mg/dL),且较基线降低至少50%。早期并长期使用他汀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对于基线LDL-C水平远远高于目标值的患者,可以立即开始联用
对于颈动脉夹层、
4. 心脏血栓
对于怀疑心脏栓塞导致卒中的患者,应排除房颤、房扑、左心室/左心房/左心耳血栓、人工心脏瓣膜、二尖瓣狭窄、心房粘液瘤、心内肿物或瓣膜赘生物等情况。
左心室附壁血栓占心源性卒中的10%,最常见于既往有广泛前壁
对于检测到左心室血栓的患者,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并且要管理其他危险因素。抗凝药物通常选择华法林。
文献索引:Gregory Y. H. Lip, Deirdre A. Lane, Radosław Lenarczyk, et al. Integrated care for optimizing the management of stroke and associated heart disease: a position paper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uncil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