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3 14:53:51来源:医脉通阅读:14次
医脉通整理报道,文章经纪立农教授审核。
导语:
2022年5月21日,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2022北大糖尿病论坛”如期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糖胖病”,除主会场外,设立基础、专题两个分会场。本次论坛阵容豪华,云集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知名医院的内分泌领域专家、学者。会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以“糖尿病与糖胖病临床结局的差异”为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专家介绍
纪立农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药促会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糖尿病杂志主编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理事
•中国预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会长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顾问
•国际糖尿病联盟亚洲西太平洋地区(IDF-WPR)糖尿病政策组成员
讲座伊始,纪立农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纪教授团队的中国3B研究纳入了国内上百家院内糖尿病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在我国院内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超过60%合并超重/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和43%和17%。而根据英国CPRD研究的数据,英国这一比例超过90%。
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体重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纪教授团队一项纳入六个横断面研究,涉及81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在T2DM患者中,男、女超重人群的比例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相应增加,60岁左右进入平台期,后出现下降趋势。此外,就肥胖而言,在年轻的男性T2DM患者比例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而女性这一比例随着年龄有上升趋势,两者有明显差异。
糖胖病:与死亡风险关系密切,控制体重有益于增加预期寿命
一项采用1997-2004年美国全国健康访问调查数据,纳入78万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肥胖增加糖尿病发生风险及携带糖尿病的剩余生存时间。
并且,肥胖还会影响预期寿命:随着BMI的增加,预期寿命变短,且预期剩余生存时间携带糖尿病生存所占的年数更长,特别是在45岁以下人群中。
另外一项纳入亚洲22项随访超过3年的全人群的队列研究(总人数超过100万)调查了亚洲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和归因死亡风险,结果显示:糖尿病显著增加心血管代谢死亡风险,不同BMI分组糖尿病相关死亡有组间异质性。提示亚洲人群更有可能发生糖尿病相关死亡,如肾衰、酮症酸中毒、截肢相关死亡,考虑与亚洲糖尿病管理相对不足有关。
在一项研究中,中国CDC分析了中国33个省市自1990-2016年的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及死亡数据,发现肥胖是影响中国患者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及死亡的主要原因:高BMI对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贡献最大,约为40%,对糖尿病死亡的贡献最大约为29%。提示肥胖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控制体重可增加额外寿命年。这项应用BRAVO糖尿病卫生经济学评价模型,纳入了美国NHANES 2015-2016年421名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发现:与BMI 41.4(第四分位均数)相比,在T2DM患者中,BMI为24.3(第一分位均数)、28.6(第二分位均数)和33.0(第三分位均数)的患者分别获得3.9、2.9和2.0额外寿命年。
糖胖病:与
一项纳入了21项队列研究涉及1,349,075名糖尿病患者的meta分析发现:糖胖病患者BMI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高相关,BMI每增加5kg/m^2,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2%。
糖胖病: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T2DM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
➤T2DM中
➤在接受肝
纪教授团队另外一项研究对比了两者临床特征发现:患有NAFLD的T2DM患者,BMI明显高于非NAFLD患者(27.31 kg/m^2 vs. 24.07 kg/m^2)。
此外,有研究发现,BMI与
糖胖病:增加糖尿病管理难度
纪教授团队的3B研究发现,肥胖会增加糖尿病的管理难度:3B研究的控制目标设定为HbA1c<7.0%,BP<140/90mmHg,LDL-C<2.6mmol/L,结果显示,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人群的综合达标率分别为17.2%、13.3%和10.1%。
胖糖病:应用哪种降糖药疗效更好?
纪教授团队一项采用CANVAS临床试验6,365名患者数据进行的事后分析发现:在轻度肥胖相关型糖尿病(MOD)患者中,SGLT2i对比SU及DPP4i,HbA1c、空腹
改善结局:需要减重多少?
Look Ahead研究表明,对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轻度减重(如减重2.5%)并不能改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风险。但事后分析发现,减重至少10%可明显改善T2DM合并超重或肥胖患者的心血管结局。
总结
最后,纪立农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糖尿病与肥胖有相同的流行趋势,糖胖病已经占糖尿病人群的较大比例;糖胖病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较糖尿病不合并肥胖患者增加;肥胖是影响糖尿病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结局更差;糖胖病患者的糖尿病更难以管理;减重治疗及体重管理在改善糖胖病患者临床结局中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