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7 19:15:00来源:医脉通阅读:9次
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疗效及其心血管获益已得到反复证实和充分肯定。但因其应用广泛,此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不少见,正确认识和处理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他汀不良反应显得十分重要。在第十六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2)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陆国平教授基于2014年《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围绕他汀类药物肝功能异常处理进行讲解,并称非常期待预计于年底发表的新的相关指南。
肝功能异常指标
临床体征中
1.
2. 胆红素:位于肝小胆管,其水平的升高,特别是直接胆红素。其实,胆红素水平升高比转氨酶水平升高更能直接准确反映肝脏损伤情况。
在中国,他汀类药物引起肝酶升高的发生率超20%。其中,应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时,肝酶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的发生率为2~3%。
肝酶升高机制
他汀类肝酶升高机制仍不清楚,可能是因该药物引起肝细胞膜结构改变而导致肝酶的渗漏。也可能与以下一些机制相关:
1. 大剂量他汀可引起肝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导致中心带肝细胞坏死;
2. 合并脂肪肝;
3. 同时使用可能导致肝酶升高药物;
4. 大量饮酒等。
临床处理
1. 肝酶升高处理
1) 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3倍ULN
(1) 重新测定,若肝酶水平仍旧>3倍ULN,应排除是否有其他病因学因素后停药;
(2) 停药后,每周复查肝功能,直至恢复正常。
2) 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1.5倍ULN
(1) 不必停用他汀类药物;
(2) 加用保肝药物。
3) 无症状的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位于1.5~3倍ULN
(1) 他汀类药物减半;
(2) 加用保肝药物。
4)
2. 胆红素升高处理
1) 胆红素水平升高>2倍ULN,或有黄疸:停药,每周复查肝功。
2) 胆红素水平升高<2倍ULN
(1) 他汀类药物减半;
(2) 和/或服用垂盆草冲剂,每周复查肝功。
中国患者更应注重肝酶
2012年FDA推荐在服用他汀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需要才检测。但是,2013年CFDA并未完全赞同FDA建议。HPS2-THRIVE研究显示中国患者肌病及肝酶升高风险明显高于欧洲患者。陆国平教授认为其原因是中国脂肪肝和肝炎患病率高,导致患者肝脏处于“脆弱”状态。因此,我国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更加关注肝功能状况。
图1 用药复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