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健康体重·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家庭行动倡议发布!

2022-06-02 17:03:09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逐步改善,但营养不均衡、身体活动不足现象广泛存在,超重、肥胖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儿童青少年期肥胖会显著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对其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积极配合和助力“健康中国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的实施,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健康传播与促进专项基金联合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健康传播分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等机构联合发布《健康体重 健康未来——儿童青少年健康体重家庭行动倡议》,并将在未来陆续发布学校、社区、医疗机构等相关行动倡议,倡导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健康支持性环境,助力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体重。


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成长最重要的环境之一。国内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家长的食物供应方式和是否经常参与运动,对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和身体活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022年,四家机构共同对家庭行动提出倡议如下:

 

一、认识到位:提升健康素养,认识超重、肥胖的危害


积极学习健康体重知识,了解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标准(详见附表)。


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消瘦、超重与肥胖界值:儿童青少年采用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作为肥胖的初筛指标。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计算公式为: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²


1654161004996146.png

来源:《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WS/T 456-2014)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


提高对肥胖危害的认识,明确肥胖是一种危害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儿童青少年期肥胖如未得到有效干预,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

学习营养、运动知识,有能力为儿童青少年合理选择食物和运动方式。


二、监测到位:定期测量体重,必要时遵循专业意见进行健康干预


BMI即体质指数,是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²),是国际上比较常用判断超重和肥胖的指标之一。家中常备身高尺和体重秤,定期为青少年测量身高、体重,做好记录,并参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


如发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员或到医疗机构检查,并遵医嘱进行健康干预。


三、营养到位:健康家庭饮食习惯,五“多”与五“少”


1.五多


➤多要求、多响应:对儿童青少年的饮食提出合理要求,多回应儿童青少年需求并合理引导,避免强制饮食或者过于放纵。

➤多样化: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合理膳食搭配,适量增加新鲜蔬果、全谷物、奶制品等。

➤多共餐:多陪同儿童青少年共同就餐,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同时多在家就餐、规律就餐。

➤多提供小份量食物:多给儿童青少年提供较小份量的食物,有助于减少肥胖发生风险。

➤多看标签:采购预包装食品前查看营养标签,选择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食品。


2.五少


➤减少挑食、偏食习惯:教育儿童青少年不挑食、不偏食,不将食物当作奖励或安慰儿童青少年的手段。

➤少油盐糖:烹饪时减少煎、炸的方式,可采用采用蒸、煮、炒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盐和糖的用量。

➤少(低)能量、高营养:选择低能量、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和零食,如蔬菜、水果、奶制品、原味坚果等,减少高能量密度、高油、盐、糖的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少加餐:培养规律就餐习惯,减少放学后、晚饭后及睡前的频繁加餐。

➤不视屏就餐:用餐时不看电视、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


四、运动到位:营造共同运动的家庭氛围


应当帮助或陪同儿童青少年参与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每天中高强度运动不少于1小时,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2-3次抗阻运动。


父母参与运动的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建议家长陪伴儿童青少年共同参与运动。


打造适于运动的家庭环境,因地制宜地开辟“家庭运动空间”。


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参与户外运动,促进身体发育、视力等多方位的健康成长。


掌握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儿童青少年运动的兴趣和成就感,建议培养儿童青少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


建议控制视屏时间,在网课间歇注意休息、运动和放松。


五、呵护到位:合理要求,倾听诉求,理性响应


倾听儿童青少年的观点,理性响应儿童青少年的需求,在尊重儿童青少年的前提下,以共同参与、鼓励、劝说等方式制定健康的家庭健康行为习惯。


保证儿童青少年的适宜睡眠:6-12岁儿童每天睡眠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睡眠8-10小时。过多或过少的睡眠都会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重视与儿童青少年的日常沟通,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在校表现,帮助儿童青少年正确面对和处理问题,避免因超重、肥胖带来的心理问题,建立自信、阳光的心态。

 

让我们行动起来,帮助儿童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体重,奔向健康未来!

 

参考资料:

1.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M]. 2021年12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2.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M]. 2019年3月第1版.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9.

3.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R]. 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 2019.

4.国家卫生健康委, 教育部, 市场监管总局, 等.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R]. 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 教育部, 市场监管总局, 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2020.

5.《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修订委员会. 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2021)[M]. 2021年5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6.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2022年4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