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5大更新亮点抢先知!2022版《ADA/EASD: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草案)》重磅发布!| 2022ADA

2022-06-07 13:53:05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引言:四大更新亮点抢先知!2022版《ADA/EASD: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草案)》发布!

 

2022年6月3日~7日,第82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ADA)火热进行中。2022版《ADA/EASD: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草案)》内容的公布无疑是本次ADA大会最为重磅的内容,相比旧版,新版共识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明显调整。

 

1654581451881709.jpg


 

更新要点一:将“减重”正式列为2型糖尿病管理目标之一

 

2型糖尿病与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到2030年,全球预计将有10亿人患有肥胖症。新版共识(草案)提高了减重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与降血糖、心肾保护(相关用药)、心血管风险因素管理共同组成了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策略,指出:

 

➤减重应被视为改善血糖控制和降低体重相关并发症风险的治疗策略;

➤最近有证据提出,对于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应将减重5%-15%作为治疗的首要目标;

➤体重减轻的幅度越大,获益可能越大:体重减轻5%-10%可改善代谢状况,体重减轻10%-15%或以上可改善疾病,甚至带来糖尿病缓解;

➤减重可能会带来超出血糖控制的益处,从而改善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生活质量。

 

1654581658312868.png

图1 以人为中心的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策略

 

更新要点二:全新“药物推荐路径图”

 

新版共识(草案)中的“2型糖尿病管理药物推荐路径图”有了明显变化,依据患者自身疾病特征,按照不同的“治疗目标”进行了分别推荐:

 

➤治疗目标一: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高风险,以“降低心肾不良事件风险”为目标的人群;

➤治疗目标二:以“降低/维持血糖和体重”为目标的2型糖尿病人群。

 

1654581690900755.png

图2 2型糖尿病管理药物推荐路径

 

1.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ASCVD或伴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

 

新版共识(草案)推荐:

 

➤在已确诊的ASCVD患者中,GLP-1RA和SGLT2i可降低MACE并改善其他心肾预后;

➤在已确诊的ASCVD患者中,经证实有益的GLP-1RA应用于减少MACE,或经证实有益的SGLT2i应用于减少MACE、HF和改善肾脏结局;

➤未确诊ASCVD但伴多种CV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的人群,如年龄≥55岁、肥胖、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GLP-1RA可能降低MACE,SGLT2i可能降低MACE、心力衰竭并改善肾脏预后;

➤未确诊ASCVD但伴多种CV危险因素的人群中,经证实有益的GLP-1RA可用于减少MACE,经证实有益的SGLT2i可用于减少MACE、心力衰竭和改善肾脏预后;

➤在心衰CKD、已确诊CVD或伴有CVD多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无论是否使用二甲双胍,SGLT2i和GLP-1RA都能带来对心肾预后的有利影响。因此,在这些患者中,“是否使用经证实有益的GLP-1RA或SGLT2i”的决定应独立于二甲双胍的使用;

➤SGLT2i和GLP-1RA降低MACE可能独立于基线HbA1c。对于心衰、CKD、已确诊CVD或伴CVD的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是否使用经证实有益的GLP-1RA或SGLT2i”的决定应独立于基线HbA1c。

 

2.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衰”的患者

 

新版共识(草案)推荐:

 

➤对于合并心衰的患者,应该使用SGLT2i,因为它可以改善心衰和肾脏预后。

 

3.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CKD”的患者

 

新版共识(草案)推荐:

 

➤在合并CKD的患者中,SGLT-2i和GLP-1RA降低MACE风险的获益独立于eGFR。

➤在合并CKD的患者中,SGLT2i还可以降低HF和肾脏不良结局(包括终末期肾脏疾病)风险。

➤对于CKD和eGFR≥20ml/min/1.73 m^2的患者,应启动已证实有益的SGLT2i,以降低MACE、HF和肾脏预后的风险。

➤若治疗不被耐受或禁忌,可以考虑使用经证实具有CV获益的GLP-1RA。

 

更新要点三:增加一类新的药物类别——GIP/ GLP-1双受体激动剂

 

新版共识(草案)增加了一类新的药物类别——GIP/GLP-1双受体激动剂,涉及的具体药物为Tirzepatide,降糖机制及药物作用特点如下:

 

➤降糖作用机制:以葡萄糖依赖的方式增强第一和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降低胰高血糖素水平;

➤临床疗效概况:降糖疗效为“非常高”;低血糖风险为“低”;减重效果为“高效”;心肾效应未知(试验正在进行中)。

 

新版共识(草案)对其他药物也有相关描述:

 

二甲双胍:传统上推荐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治疗,因为它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疗效显著,作为单药治疗时低血糖风险最小,有可能适度减轻体重,安全性好,成本低。

 

磺脲类:降糖效果为“高效”,价格低廉,易于获取;考虑治疗时应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磺酰脲类药物;在接受格列美脲或利格列汀治疗的高CV风险人群中,MACE的发生率没有差异。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效果为“高效”,降糖效果持久;吡格列酮对NASH的有益作用;通过优化给药策略(例如使用较低剂量)和与其他促进体重减轻和钠排泄的药物(SGLT-2i,GLP-1RA)联合治疗,可以减轻副作用(例如体重增加、体液潴留)。

 

DPP-4i:降糖效果“中度”,对体重无影响,一般耐受性良好,低血糖风险最小;与逐步治疗方法相比,二甲双胍和DPP-4i(维达格列汀)早期联合治疗可获得延长血糖管理时间;经证实心血管安全性良好。

 

SGLT-2i:降糖效果“中至高效”,在eGFR较低时有所降低,低血糖风险低,减重效果为“中等”;在试验人群中显示出心肾保护作用[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体CV死亡减少(同类药物间存在异质性);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降低肾脏不良结局风险]

 

GLP-1RA:降糖效果“高至非常高”,低血糖风险低,减重效果“中至高效”;具有心肾保护作用,有证据表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CV死亡、致死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全因死亡率、由大量蛋白尿引起的复合肾结局减少。

 

胰岛素: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血糖,能够解决任何水平的血糖问题;降糖效果“高至极高”,有低血糖、体重增加的风险;对心肾的影响呈中性;疗效和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和支持;强调胰岛素与生理需求匹配的重要性。

 

更新要点四:强调“一天24小时”的行为管理

 

共识(草案)指出,良好的身体行为习惯能够对心脏代谢带来健康影响。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身体行为对心脏代谢健康的影响

1654582073743256.png


1.减少久坐,每30分钟活动一次

 

减少久坐时间,建议每30分钟活动一次,进行有规律的短时间慢走/简单的抗阻运动,可以改善葡萄糖代谢。

 

2.让身体出汗(中度至剧烈活动)

 

➤中等强度运动: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应锻炼到大型肌肉群,并具有节奏性;

➤高强度运动:或每周进行≥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每周3天,运动间隔不应超过2天;

➤其他训练:建议进行抗阻、柔韧性和/或平衡训练,每周两到三次。

 

·每周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代谢控制。

 

3.步行/快走

 

➤每天增加500步与心血管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降低2%-9%相关。

➤每天快走5-6分钟相当于延长预期寿命4年。

 

4.适度增加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包括抗阻运动(包括利用自身体重)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葡萄糖耐量:太极和瑜伽等运动还可以锻炼到灵活性和平衡性。

 

5.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睡眠

 

即使在周末,也要保持持续、不间断的睡眠:

 

➤睡眠过长过短都不好:睡眠时间长(>9h)和短(<6h)对HbA1c有负面影响。

 

➤保证睡眠质量很重要:不规律睡眠导致血糖控制较差,可能受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患病率增加的影响。

 

➤强调“早睡早起”:“晚睡晚起”相比“早睡早起”,可能会导致更差的血糖控制以及运动缺乏。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