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医者无疆,创新永续 | 塞利尼索获2022CSCO指南权威推荐,大咖携手共话淋巴瘤治疗新格局

2022-06-09 22:04:49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侵袭性及异质性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多发于中老年人。免疫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方案在临床中应用普遍,但仍有部分患者易出现耐药情况,且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及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为复发/难治性(R/R)DLBCL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塞利尼索(商品名:希维奥®)是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SINE),已在多项临床研究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在2022年4月24日召开的202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中,推荐塞利尼索治疗≥2次复发/进展的DLBCL(II级推荐)1。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结合指南更新,解读2022 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志祥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共同带来指南精彩点评,以飨读者。


基于循证,兼顾可及,2022年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重磅更新

赵维莅 教授:2022年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更新主要结合了淋巴瘤领域前沿进展和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国内临床研究数据;在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可及性方面,同时兼顾大型医学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另外重视全程化管理,在关注疗效的同时,强调关注不良反应的合理处理。本次指南在DLBCL领域的更新内容聚焦于初治及R/R患者的治疗方案。


对于初治DLBCL患者应基于年龄进行预后分层治疗:对于 ① 年龄≤60岁且预后分层属于低危(aaIPI=0)伴有大肿块或中低危患者/中高危(aaIPI=2)/高危(aaIPI=3)患者,② 年龄为60-80岁且无心功能不全患者,这两类患者的治疗,指南新增II级推荐:6Pola-R-CHP+2R方案。


对于初次复发/进展的DLBCL患者,若符合移植条件,新增II级推荐CAR-T细胞治疗;若不符合移植条件,新增II级推荐Pola-BR、BR和CAR-T治疗方案。对于≥2次复发/进展患者,若符合移植条件,新增II级推荐CAR-T细胞治疗;若不符合移植条件,新增II级推荐Pola-BR,BR,塞利尼索,Tafasitamab,Loncastuximab和CAR-T治疗方案。本次指南更新为淋巴瘤的诊治提供了更多临床指导,使得我国淋巴瘤的诊疗朝着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方向不断发展。


新增塞利尼索作为三线及以上治疗的II级推荐,为DLBCL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赵维莅 教授:塞利尼索作为全球首个口服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通过特异性抑制XPO1,以多条通路介导以达到抗肿瘤作用,其在本次指南中的新增主要基于一项全球、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临床研究SADAL的良好结果,研究共纳入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的134例R/R DLBCL患者,采用塞利尼索单药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为29.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达9.3个月;中位总生存(OS) 达9个月,其中获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中位OS长达29.7个月2。该研究证实塞利尼索对于接受过至少2种以上的多药联合方案且不适合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R/R DLBCL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DLBCL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常面临原发耐药、继发耐药以及无法耐受标准治疗方案的难题,治疗难度大、总体生存情况较差,临床亟需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以改善治疗现状。2020年6月,塞利尼索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2线治疗的R/R DLBCL的疗法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批准上市。多项以塞利尼索为基石的临床研究均正在进行中,旨在为国内DLBCL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塞利尼索作为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此次进入新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推荐,为≥2线治疗失败的DLBCL患者提供新武器。


血液大咖携手,共同展望淋巴瘤治疗新格局

任重道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沈志祥 教授: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近年来,血液系统疾病在发病机制、分子标记、靶向药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部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血液肿瘤患者治疗现状仍有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尽管中国医生在血液肿瘤的多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路漫漫道阻且长,血液肿瘤患者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血液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精准诊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靶向药物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


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塞利尼索可用于治疗R/R 多发性骨髓瘤(MM)和DLBCL,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生存现状。虽然以塞利尼索为代表的新药可以为部分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但仍不可忽视有一大部分患者处于无药可治的困境,我们仍需坚持创新研发,力求打破困境,造福更多的患者。


创新机制,靶向攻坚,驱动进步


马军 教授:近年来,淋巴瘤领域的诊疗进展迅速,新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出现改变了淋巴瘤治疗格局,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新的治疗来源于创新性研究,新药研发是驱动肿瘤药物治疗不断前进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开展创新性新药临床研究,才有可能克服肿瘤患者耐药的难题,切实地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


研究创新是提高诊疗水平的核心推动力,我们要始终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导向的原始创新,通过发展基础转化研究等推动临床技术的完善,进一步提高我国血液肿瘤诊治水平。


塞利尼索为全新作用机制的药物,其在国内外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为R/R MM和DLBCL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真正造福了患者。


随着塞利尼索研究的不断开展,相信未来塞利尼索在血液肿瘤领域,甚至实体瘤领域将取得更大的进步,大放异彩,造福更多患者。


进指南加速落地临床,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朱军 教授:此次指南的更新不仅综合了国内外核心权威研究,严格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同时也考虑我国临床现状,统筹兼顾了大型临床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将医保政策和医疗产品的可及性纳入参考。纳入指南的许多新药还未在国内可及,但多数在国内已开展桥接注册研究。

塞利尼索目前已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R/R MM,治疗R/R DLBCL的中国桥接研究也即将进入尾声,未来有望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R/R DLBCL的适应症,真正造福中国患者。

另外,加强基层医院的治疗规范、医保政策等是促进肿瘤治疗现状改善的重要因素,希望未来更多的新药纳入医保,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使更多的患者用得起新药,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疗效。


赵微信图片_20220609222521.png


沈微信图片_20220609222556.png


马微信图片_20220609222626.png


朱微信图片_20220609222651.png


注:希维奥®为塞利尼索商品名。2021年12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德琪医药的塞利尼索的新药上市申请,通过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且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以及一种抗CD38单抗难治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文章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2[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 Maerevoet M, et al.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with relapsed/refractory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single-agent selinexor in the SADAL study. J Hematol Oncol. 2021 Jul 16;14(1):111.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