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1 22:48:16来源:医脉通阅读:35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年第27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EHA) 于6月9日至17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本次会议多项中国研究被选入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郝淼旺教授团队进行的一项单臂、单中心、剂量探索、研究者发起的试验(IIT)(ChiCTR2100051028),探索了SC-U02在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
研究背景
近几年异基因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表明了这种T细胞疗法的未来趋势。使用CD52抗体进行淋巴细胞清除的经典方法旨在克服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但这将使患者面临感染风险和更长的住院治疗时间。
在研究中,研究者采用非病毒基因组定向方法生产异基因抗CD19 CAR-T细胞(nvGT UCART19),即SC-U02,敲除TCR基因以避免
图1
图2
研究方法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SC-U02的安全性,包括评估不良事件(AE)和令人关注的AE,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毒性、GVHD和感染。次要目的是通过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CR)率评估疗效。以SC-U02在人体内的持久性为探索性终点。
符合以下条件的CD19+ R/R DLBCL患者被纳入研究:年龄≥18岁且≤75岁,既往未接受过CAR-T细胞治疗,器官功能正常,无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2。研究采用两种剂量水平:DL1为3x108 nvGT UCART19细胞,DL2为6x108 nvGT UCART19细胞(仍在进行中)。标准预处理化疗方案:
图3
研究结果
截至2021年12月1日,2例R/R DLBCL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并完成治疗。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52-59),既往治疗疗程数为3-13。他们都经历了至少2线的系统化疗,并且都对最后一次治疗无效。基线特性见表1。
表1
安全性分析
最常见的任何等级的AE为
图4
表2
疗效分析
到数据截止时,2例受试者应用DL1,并符合疗效分析的条件。1例患者对治疗有反应,ORR为50%,输注后2个月评估达到部分缓解(PR)(图5)。有反应患者的CAR阳性T细胞百分比在第14天左右出现峰值(图6)。
图5
图6
研究结论
本研究展示了一种新型异基因CAR-T细胞疗法SC-U02,它可能在无CD52抗体联合治疗的情况下发挥作用。在本试验中,可以看到患者应用SC-U02出现的AE是可控的,这或许可表明该方法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报告的病例有限,SC-U0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确定。研究正在进行中,后续将评估6×108细胞剂量水平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来源:Miaowang Hao, et al. 2022EHA.Abstract# P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