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3 23:07:56来源:医脉通阅读:22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CAR-T疗法在髓系恶性肿瘤中的治疗仍旧需要优化。由抗原逃逸介导的CAR-T治疗后复发是造成CAR-T疗效不持久的重要机制。同时靶向CD33和CD123可以覆盖几乎所有的
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杂交瘤技术开发出了一组抗CD123单克隆抗体(mAbs),命名为6E11、8D7、12H7和13C3,并将4个单抗的单链抗体可变区片段(scFvs)分别融合进4-1BB/CD3ζ信号结构域,生成4个第二代CARs(图1)。T细胞被慢病毒上清液感染以生成CAR-T细胞。从CAR蛋白的表达特性、体外和体内抗白血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最佳的候选CD123 CAR。随后,以一种复合的方式生成了CD123-CD33双靶向CAR。建立逃逸模拟模型来探索复合CAR-T是否可以降低与抗原丢失相关的复发风险。使用流式细胞术(FCM)、CFU检测和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探究CD123-CD33 CAR-T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图1
研究结果
4种不同的新型scFvs的构建的CD123 CAR的CAR蛋白表达比例不同。除8D7 CAR-T外,另外3组CAR-T细胞在遇到靶细胞后,CAR蛋白的变化趋势由下降变为上升。从基本和动态表达的角度来看,13C3 CAR的结构是最合适的。具有不同scFvs的CD123 CAR-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是可变的(图2-3)。CD123 CAR和CD33 CAR蛋白在复合CAR-T细胞表面高效表达,无需密码子优化(图4)。复合CAR-T在抗原逃逸小鼠模型中表现出治疗优势(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FCM分析显示,NCT组与复合CAR-T组中残留CD34+细胞比例无显著差异(图6)。scRNA-seq分析显示,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HSC)群体在各组间几乎没有变化(图7)。GSEA分析显示,与NCT组相比,复合CAR-T组的HSC群体在细胞休眠、细胞周期、G2M检查点相关基因的富集程度无差异(图8)。此外,与NCT组相比,复合CAR-T组未观察到TGF-β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下调/富集(图8)。CFU检测显示,在复合CAR-T治疗组仍有相当数量的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图9)。
图6
图7
图8
图9
研究结论
在此研究中,研究者在4种新型抗CD123 mAb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组具有新型scFvs的第二代CD123 CARs。其中,具有新型scFvs的12H7和13C3 CAR-T具有较强的抗AML作用。证明了无论是在最初的还是动态的表达中,scFvs序列部分影响对CAR蛋白的表达,且进一步影响了CAR-T功能,提示了scFvs发展在改进CAR-T疗法中的重要性。此外,复合CAR-T在抗原丢失小鼠模型中具有治疗优势。复合CAR-T保质保量的保留了造血干细胞群,因此保留了造血功能。CD123-CD33复合CAR-T与新型scFvs为R/R AML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参考来源:
1. Zhenzhen Wang, et al. CD123-CD33 COMPOUND CAR-T CELLS WITH NOVEL ANTIGEN BINDING DOMAINS PROVIDE A NEW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2022 EHA. Abstract S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