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ASCO圆桌派 | 首个PD-1抑制剂头对头研究结果公布,信迪利单抗勇攀高峰,深度挖掘NSCLC领域治疗潜力

2022-06-14 21:38: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肺癌是我国30年来发生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第一位1,2。随着分子诊断及创新疗法的不断普及,肺癌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为促进肺癌领域学术交流,传递肺癌诊疗最新理念与趋势,促进我国肿瘤健康事业发展,医脉通特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担任主持,携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储天晴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段建春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赵军教授组成专家团,共同参与“2022ASCO圆桌派-免疫治疗进展大盘点”,解读ASCO年会中亮眼数据,分析肺癌免疫发展最新动态,助力我国肺癌诊疗事业发展。


勇攀高峰,信迪利单抗疗效及安全性不亚于帕博利珠单抗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目前已有数款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斩获该项适应证,但既往没有针对PD-1抑制剂疗效及安全性的头对头研究3。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团队发起的C-TONG 1901研究探索了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时的单药或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图片1.jpg

图1 C-TONG 1901研究海报


议题


据研究者检索,C-TONG 1901研究是首个在晚期NSCLC患者中开展的PD-1抑制剂头对头Ⅱ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单药及其联合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38.5%与61.1%,帕博利珠单抗的ORR分别为28.6%与31.6%,两种疗法具有相似的肿瘤缓解与安全性3。该研究的发表对于NSCLC临床诊疗具有哪些借鉴与指导意义?


段建春教授


C-TONG 1901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随机对照2期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两种PD-1抑制剂之间的疗效差异。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并每组纳入13-21人不等。虽然C-TONG 1901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尚未得出统计学差异,但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联合化疗组还是免疫单药组,信迪利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的ORR之间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韩宝惠教授


综合来看,对于国产PD-1抑制剂,我们相信基于其严谨的研究设计(包括一线治疗、新辅助治疗等),国产PD-1抑制剂研究取得的结果也经得起临床考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我们也累积了诸多良好的经验与体会。因此,我认为国产PD-1抑制剂的疗效完全不亚于进口PD-1抑制剂。



中位OS长达24.2个月!信迪利单抗引领第一梯队,勇往直前


Orient-11研究证实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中国非鳞NSCL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其研究结果持续登陆世界肺癌大会(WCLC)、欧洲肺癌大会(ELCC)以及ASCO年会等诸多国际大会。在今年ASCO年会中,Orient-11研究再次夯实了信迪利单抗在非鳞NSCLC中的诊疗地位。


图片2.jpg

图1 Orient-11研究设计


议题


在2022年的ASCO年会上,Orient-11研究公布了III期和IV期患者的研究结果。经分析,Orient-11研究入组的超90%中国患者为IV期患者,III期和IV期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ORR和疾病缓解持续时间(DoR)结果都具有可比性。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AEs) (100.0% vs. 99.6%)和≥3级的不良事件(57.1% vs. 62.0%)在III期和IV期患者中相似4。Orient-11现有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有何指导、借鉴意义?


图片3.jpg

图2  Orient-11研究中位OS


赵军教授


从Orient-11研究设计角度,Orient-11研究入组的超90%中国患者为IV期患者,且15%患者伴有脑转移。虽然部分入组患者疾病状态较为严重,但Orient-11研究的结果仍为患者们带来了福音。既往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的中位OS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达到了24.2个月,与现有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OS相近。在OS与PFS方面,信迪利单抗的2年OS率达到50%,并显著延长患者PFS(mPFS达9.2个月,HR=0.49)。此外,信迪利单抗在C-TONG 1901研究中的“成绩”不亚于帕博利珠单抗,且既往王洁教授的一项meta分析也凸显了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意义。从经济与疗效等多维度衡量,信迪利单抗是一个可靠的临床用药选择。


储天晴教授


信迪利单抗是临床可及性较高的PD-1抑制剂,对于此次ORIENT-11研究更新的疗效结果,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在临床用药中,临床医师大多会优先考虑药物疗效,其次权衡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信迪利单抗在综合评价中表现不俗。由于我们团队参与了多项信迪利单抗相关临床研究,我们对于信迪利单抗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在临床实践中,我个人感觉信迪利单抗的耐受性良好。此外,虽然C-TONG 1901研究由于样本量少,尚未公布统计学差异,但现有数据显示信迪利单抗的疗效不逊于帕博利珠单抗。


韩宝惠教授


信迪利单抗,尤其是联合化疗,在新辅助治疗等各个NSCLC治疗阶段以及探索性研究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与耐受性,是国产PD-1抑制剂中佼佼者。期望信迪利单抗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探索,为肿瘤临床诊疗提供疗效与安全性俱佳的治疗手段,助力肿瘤健康事业的发展。


信迪利单抗通过扎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国内斩获多项适应证,并进一步探索其在肿瘤治疗的潜力,持续布局多个瘤种。在今年ASCO年会中,有26项信迪利单抗相关研究入选,凸显其国际品质。


本期内容中,韩宝惠教授、储天晴教授、段建春教授以及赵军教授围绕信迪利单抗在ASCO年会中肺癌领域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信迪利单抗的疗效、安全性以及临床可及性等内容。


下一期中,四位大咖将围绕ASCO年会中免疫前沿进展,畅谈本次ASCO年会中免疫治疗的亮点研究及临床应用,敬请期待!



1655188769582166.png

韩宝惠 教授

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上海市领军人才,优秀学科带头人

中华肺癌学院执行院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及博士后导师

上海市胸科医院药物临床研究机构主任       

亚太医学免疫学会肿瘤分会主委

                               国务院特殊津贴NMPA评审专家                             


ctq.png

储天晴 教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血管靶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中华肺癌学院执行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专委会肺癌学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老年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djc.png

段建春 教授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肉瘤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zj.png

赵军 教授

北京市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肺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委会肺癌学组组长             

北京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抗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呼吸内镜分会委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2、http://gco.iarc.fr.

3、Si-Yang Maggie Liu, Qing Zhou, Hong-Hong Yan,et al. Sintil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in monotherapy or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from phase 2,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CTONG1901).2022ASCO. Abstract 9032.

4、Yunpeng Yang, Zhehai Wang, Jian Fang, et al. Outcomes of sintilimab plus pemetrexed and platinum (SPP) according to stage of disease in patients (p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quamous NSCLC (AMnsqNSCLC) in the phase 3 ORIENT-11 study. 2022ASCO. Abstract e2115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