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关于前庭性偏头痛,这3个问题要知道

2022-06-20 10:00:03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作者:Tinyel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临床常见的发作性头晕/眩晕,患者常就诊于神经内科、耳鼻喉科或急诊,但由于没有可靠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作为依据,目前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另外,VM与其他疾病,如偏头痛、梅尼埃病(MD)等,有许多相似的表现,这都造成VM容易被误诊。今天就通过3个问题,从临床表现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VM。


VM患者与偏头痛患者有哪些区别


VM患者与偏头痛患者有哪些区别VM与偏头痛(MO)的关系十分密切,偏头痛样头痛可发生在头晕/眩晕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发生;有的患者虽没有偏头痛发作,但有至少一项偏头痛样症状,如畏光畏声、视觉先兆症状。


表1 VM与MO头痛发作的相关因素

c614bdd98f7e1156e4e2bec2808c42c.png


从表中可以看到,影响VM与MO的头痛发作的因素存在一些区别。在诱因方面,气味和噪音对MO的影响更大,而特定的食物对触发VM的头痛影响更大。在共病方面,显然VM比MO更容易与晕动病和情绪问题产生关联,这也与VM常共病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PPPD)的现象相符。由此可见,VM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

VM患者的临床、家族特征


除了与MO进行鉴别,VM患者本身的临床和家族特征也是帮助明确VM诊断的有力依据。


01.png


图1 明确的VM特征


➤在明确的VM患者中,有偏头痛家族史(约70%)的情况多于有眩晕家族史,并且有VM家族史的占比最多,约21.4%;

➤在首次头痛和眩晕发作年龄上,不管有无偏头痛家族史,明确的VM患者的偏头痛发病年龄均偏低,而在首次眩晕发作年龄上没有明显差异,一般偏头痛发作比眩晕发作早大约15年,偏头痛和眩晕同时发作的VM患者表现为两种症状的发病年龄都较低,并且这类患者有发作频率高和眩晕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而偏头痛发作早于眩晕发作的VM患者则表现相反;

➤VM眩晕的发作时间非常多样,长则持续3天以上,短则几分钟,但最多见的是几分钟、6分钟-1小时和5-24小时;

➤VM患者可伴有各种听觉症状,尤其是在家族阵发性眩晕患者(包括家族性VM)中,更易伴有耳鸣和耳闷胀感,家族性VM患者还与晕动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在家族性VM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有1种以上儿童偏头痛先兆,其中晕动病最常见;

➤在分别比较了异卵双胞胎、单卵双胞胎和养父母与亲生父母后发现,单卵双胞胎和养父母与亲生父母的表型一致性更高,说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样重要;

➤在种族方面,非洲、欧洲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亚洲人群。


VM患者在女性与儿童中的特点


上文总结了明确的VM患者的临床和家族特征,接下来看一下对于特定人群,女性与儿童VM患者,有什么特点。首先,来复习一下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周期综合征。


eb0995b0134b0c777480e609b510523.jpg


图2 可能与偏头痛相关的周期性综合征


这里需要关注的是良性发作性眩晕(BPV)和良性阵发性斜颈。在前文中已经讲到,成人VM患者与晕动病发生的关系密切,但我们更应关注儿童时期出现的前庭症状,儿童时期的前庭症状是成年早期发生VM的诱发因素,并提示在这种早期发病的VM中存在前庭功能障碍的遗传因素;BPV、良性阵发性斜颈和晕动病可预测低年龄眩晕发作。


我们知道VM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也就是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女性,这部分女性的特点是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有研究发现,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更大,围绝经女性会出现前庭症状,可能与VM有关。


与孕激素相比较,雌二醇可能与VM的临床特征关系更密切。研究发现,与血清雌二醇水平高的患者相比,血清雌二醇水平低的患者VAS评分更高,发病频率更高,起病时间更长,因此或许可以认为雌二醇水平与VM发病时间、频率和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绝经后VM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可能主要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另外,女性性激素可能是偏头痛转变为前庭症状发作的促进因素;雌二醇水平降低会加重偏头痛,补充雌二醇可能有助于改善偏头痛。


03.jpg


图3 VM在儿童与女性中的特点


总结


虽然VM号称眩晕疾病中的“变色龙”,目前缺乏客观指标帮助诊断,但不难发现VM仍有很多临床特征,包括与偏头痛的鉴别、头痛与眩晕的关系以及在特定人群中的特点。掌握这些问题,对于诊断VM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Özçelik P, Koçoğlu K, Öztürk V, et al. Character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vestibular migraine and migraine only patients. Journal of Neurology. 2022;269(1):336-341.

2.Teggi R, Colombo B, Albera R,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Familial History, and Migraine Precursors in Patients With Definite Vestibular Migraine: The VM-Phenotypes Projects. Headache. 2018;58(4):534-544.

3.Tamayo AP, Carpena PP, Escamez JA,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Prevalence Studies and Familial Aggregation in Vestibular Migraine. Front Genet. 2020;31;11:954.

4.Yan MY, Guo XN, Liu W, et al. Temporal Patterns of Vertigo andMigraine in Vestibular Migraine. Front Neurosci. 2020;15;14:341.

5.Tang B, Yu XJ, Jiang W, et al.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sex hormon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vestibular migraine: potential role of estradiol. J Int Med Res. 2021;49(5):3000605211016379.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