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 22:17:57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2022年CSCO淋巴瘤专委会巡讲—大连站”于2022年6月19日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内科承办。国内淋巴瘤领域知名专家线上相聚一堂,共享盛会,分享和讨论淋巴瘤的规范化诊疗及最新进展等内容。会议内容丰富,吸引国内众多同行线上学习,并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会议邀请了CSCO监事长、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和CSCO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晓波教授、孙秀华教授以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方美云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王晓波主任主持开幕仪式,马军教授及朱军教授分别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近年来大连血液肿瘤尤其淋巴瘤领域的发展给予肯定,对淋巴瘤亚专科发展及淋巴瘤全程管理给予高度赞扬,本次会议汇集了国内顶级淋巴瘤专家,必将是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方美云主任作为大连会议的承办方致欢迎辞,感谢专委会一直以来对大连血液事业的支持,感谢所有参会的讲者、主持及点评嘉宾。
马军教授致辞
朱军教授致辞
方美云教授致辞
王晓波教授主持开幕式
孙秀华教授主持学术会议
开幕式结束后,学术交流活动正式开始。第一环节由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孙秀华教授担任主持。来自哈尔滨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分享:《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标准数据库▪规划实施》。主要进行了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教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的数据库录入的详细介绍,强调流调的重要性,诊疗的规范性,有组织有计划地落实执行项目。
第二环节由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作为讲者,题目是——滤泡淋巴瘤患者如何选择“观察与等待”,对于惰性淋巴瘤的代表,医生在等待观察还是积极治疗的选择方面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及慎重的权衡。强调新药时代,规范化治疗及多学科诊疗重要性,“症状是王”,尊重患者的意愿。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血液科白鸥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内科杨威主任在此环节进行大咖点评。
第三场学术报告是由辽宁省肿瘤医院淋巴瘤中心李晓玲主任担任主持。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兼一期临床试验中心主任郭晔教授分享了关于“霍奇金淋巴瘤诊治进展:一线新药研究”,梳理了霍奇金淋巴瘤近年进展,展望了在新药时代治疗模式的变化,维布妥昔单抗及PD-1单抗和其他方案的联合值得探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淋巴瘤诊治中心主任刘丽宏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王树叶教授在此环节关于传统治疗与新药抉择进行了讨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血液科刘卓刚教授主持第四场学术讲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淋巴瘤科副主任宋玉琴教授带来了《新药新技术治疗DLBCL的中国进度》的讲座,内容新颖,具有前瞻性,分别介绍了单抗、双抗、ADC、CAR-T疗法等多项研究新进展及中国数据。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苏丽萍教授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淋巴瘤科主任薛宏伟教授共同参与了大咖点评环节。
接下来的第五场讲座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教授带来的《大B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由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周凡教授担任主持。王教授讲课栩栩如生,突出临床和病理沟通的重要性。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刘翠苓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病理科主任王莉芬教授对于讲座给与点评。
上午最后一场讲座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李艳教授担任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瘤诊疗中心邹德慧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二线治疗高危R/R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CD19 CAR-T PK SoC 挽救化疗+自体移植》的精彩报告,阐述了两者比较的临床试验的最新数据,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方美云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颜晓菁教授对淋巴瘤自体移植及CAR-T治疗的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
下午学术会议由王晓波主任开场致辞,精彩报告继续。
第一环节的主持嘉宾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移植与免疫治疗病区副主任刘卫平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会来教授分享《淋巴瘤免疫治疗时代:免疫检查点的临床及基础转化研究—天肿的工作》,包括免疫检查点临床研究的新进展及免疫检查点基础转化研究带来的新思考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主任景红梅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淋巴瘤骨髓瘤亚专科李莉教授高度评价天肿团队的工作并进行相关提问。
接下来的讲座是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张薇教授分享的《中枢淋巴瘤诊治进展》,辽宁省肿瘤医院血液·乳腺内科主任邢晓静教授进行主持。内容包括诱导治疗联合新靶向药初见成效、新药在维持治疗的价值及协和数据的分享。湖南省肿瘤医院淋巴瘤血液内科主任周辉教授和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王吉刚教授参与大咖点评。
第三场讲座的的主持嘉宾为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艾丽梅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徐卫教授带来的是《一例CLL克隆相关Richter转化的治疗探索》,她从一个病例出发,深入浅出的传递如何确定CLL克隆相关Richter转化及该患者的治疗探索,和目前新药新进展及新药时代未来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血液病医学部淋巴瘤-浆细胞疾病科主任黄文荣教授和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科高玉环教授参与讨论。
下午第四环节由吉林省肿瘤医院鲍慧铮教授主持。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王卉教授分享的题目是《多参数流式检测淋巴瘤》,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流式在淋巴瘤中检测地位及优势等。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流式细胞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杰教授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普院区血液科主任贾治林教授在此环节进行切磋和交流。
最后一场的学术报告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淋巴内科主任刘爱春教授主持。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助理赵东陆教授为大会带来的是《伯基特淋巴瘤指南要点解读》,强调伯基特淋巴瘤对化疗敏感,利妥昔单抗联合短疗程、大剂量化疗方案改善了预后,肿瘤负荷大,恶性程度高,需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等。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二科淋巴瘤骨髓瘤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晓波教授和孙秀华教授在大咖点评环节也谈了各自临床的治疗体会。
历经近8个小时包括11场学术报告的淋巴瘤盛会终于落下帷幕,最后由大会主席朱军教授进行总结,会议内容安排丰富,不仅有临床,还有病理和流式等内容,强调淋巴瘤规范化的诊治的重要性,希望致力于淋巴瘤事业的各位专家共同携手,在抗击淋巴瘤的战舰上乘风破浪,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期待疫情消散,大家早日线下相聚,共会大连,齐话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