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降糖药最新分类方法!聚焦“新发2型糖尿病”的精细化管理,新版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2022-06-26 09:55: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引言:针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更为精细化的药物推荐方案来了!

 

近日,由我国数十位内分泌和代谢疾病专家共同撰写的《非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新诊断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于J Evid Based Med学术期刊发布。

 

相比目前国内已发布的其他指南/共识,“针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精细化的糖尿病管理方案”是该共识的突出特色,并且为了更便于临床决策,新共识跳出既往“根据药物结构分类”的模式,将现有抗糖尿病药重新分为了6大类。


1656050390255476.png


问题一:本共识适用于哪些患者?

 

本共识适用于未确诊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病CKD),但有可能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新发2型糖尿病(T2D)患者。

 

问题二: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降糖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共识指出,在新诊断的无临床CVD或CKD的T2D患者中,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性CVD(ASCVD)和心力衰竭(HF)。

 

➤CV安全性和益处是部分患者起始降糖治疗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另一方面,预防CKD或肝纤维化可能成为其他患者的首要考虑因素。

 

此外,药物选择还应考虑药理学特性、对体重的影响、低血糖风险、合并症、药物组合、成本、可用性和患者偏好。

 

问题三:为了更便于临床决策,新共识将降糖药重新分成了哪6类?

 

共识指出,既往将抗糖尿病药物按分子结构分类的方法缺乏实用性。在这一共识中,专家根据临床实践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抗糖尿病药物分类方法,将降糖药重新分成了6类(图1)。

 

1656050444614917.png

图1 基于临床实践需求的抗糖尿病药物推荐分类

 

第一类:“降糖疗效是否依赖于β细胞功能”

 

1.依赖β细胞功能

 

降血糖功效为主要依赖于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包括胰岛素促泌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短期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和格列奈,主要对餐后高血糖有疗效;

➤长期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缓释片,可以控制空腹和餐后高血糖。

 

2.部分依赖β细胞功能

 

降糖作用部分依赖于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主要包括DPP-4i(如阿格列汀利格列汀、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和GLP-1RA(包括人GLP-1类似物,如度拉糖肽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以及基于exendin-4的GLP-1RA,如艾塞那肽利司那肽)。

 

3.独立于β细胞功能

 

降糖疗效与β细胞无关,包括二甲双胍、AGI、TZDs、SGLTi和胰岛素。

 

第二类:“心血管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降糖”

 

CV保护机制可分为葡萄糖依赖和葡萄糖非依赖两种机制。前者意味着,可以通过长期(≥10年)和显著降低血糖(HbA1c降低约1%)来降低CVD的风险。

 

➤CV益处具有葡萄糖依赖性:包括胰岛素分泌促进剂、DPP-4i和胰岛素;

➤CV益处具有葡萄糖非依赖性:包括吡格列酮、SGLTi和可注射的人GLP-1类似物;

➤可能具有非葡萄糖依赖CV益处的抗糖尿病药物:包括二甲双胍和AGI。

 

第三类:“肾脏保护作用是否依赖于降糖”

 

➤肾脏保护作用具有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促泌剂、DPP-4i和胰岛素。

➤肾脏保护作用具有葡萄糖非依赖性:包括SGLTi和可注射的人GLP-1类似物。

 

第四类:“对体重和内脏脂肪的影响”

 

➤减重作用:二甲双胍、AGI、GLP-1RA和SGLTi。

➤对体重呈中性效应:DPP4i。

➤体重增加但内脏脂肪减少:TZD。

➤非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增加:胰岛素促泌剂。

➤具有增重作用:胰岛素。

 

第五类:“低血糖风险”

 

➤单独用药无明显低血糖风险:二甲双胍、AGI、TZDs和SGLTi。

➤低血糖风险较低:DPP4i和GLP-1RA。

➤中度低血糖风险:胰岛素促泌剂和长效胰岛素。

➤高度低血糖风险: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除外)。

 

第六类:“对肝功能的影响”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范围上限的2.5–3倍或Child-Pugh A级和B级):所有抗糖尿病药物都可以安全使用。

➤严重肝功能损害(转氨酶水平增加超过正常范围上限的3倍或Child-Pugh C级):利格列汀、利司那肽、度拉糖肽和胰岛素可以安全使用。

 

问题四:哪些患者“仅需生活方式干预”?

 

共识指出,如果患者“当前HbA1c水平与目标的差异≤0.5%”,可以仅选择生活方式干预。(A)

 

问题五:哪些患者需要“生活方式干预+单药治疗”?

 

共识指出,如果患者“目标+0.5%<当前HbA1c水平≤目标+1.5%”,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单药治疗”的管理方式。

 

1.不伴ASCVD、HF、CKD相关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患者:二甲双胍、AGI、SGLTi、人GLP-1类似物;如果负担得起,SGLTi应该是治疗的首选;当价格合理且可接受注射时,建议首选人GLP-1类似物。(A)

 

➤无超重/肥胖的患者:如无体重减轻担忧,同上;如有体重减轻担忧,建议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吡格列酮和DPP-4i。(A)

 

2.伴ASCVD多危险因素

 

ASCVD的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早发ASCVD家族史等。

 

➤建议使用二甲双胍、AGI、可注射人GLP-1类似物和SGLTi。(B)

 

3.伴HF多重危险因素

 

心衰的多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CV缺陷、慢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衰史等。

 

➤建议使用SGLTi。(B)

 

4. 伴CKD多危险因素

 

CKD的多重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急性肾损伤或急性肾炎史、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建议使用SGLTi。如果患者负担得起并接受注射,建议使用度拉糖肽、皮下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等人GLP-1类似物。(A)

 

5.伴原发性脂肪肝

 

原发性脂肪肝是指排除酒精、药物或病毒等继发原因的脂肪肝疾病,语也被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以及代谢性脂肪肝疾病。

 

➤首选吡格列酮仅用于预防肝纤维化。(A)

 

6.伴高危低血糖风险患者

 

新诊断的非CKD的T2D患者通常不存在低血糖的高风险。以下患者可能有较高的低血糖风险。

 

➤超重/肥胖的老年患者:建议使用二甲双胍、AGI、SGLTi和人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A)

 

➤无超重/肥胖的老年患者:无体重减轻担忧,同上;有体重减轻担忧,建议使用DPP-4i。(A)

 

➤当患者有严重肝功能损伤时,建议使用胰岛素、利格列汀、利司那肽和度拉糖肽。(A)

 

问题六:哪些患者需要“生活方式干预+两种类型降糖药”治疗?

 

共识指出,如果患者“目标+1.5%<当前HbA1c水平≤10%”,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两种类型降糖药”的管理方式。并且,在选择联合用药时,除了上述原则,还应将机制互补、相互作用少、不良反应不重叠等因素考虑在内。

 

1.无ASCVD、HF或CKD危险因素

 

➤超重/肥胖患者:建议使用SGLTi+二甲双胍/AGI/DPP-4i。当患者负担得起并接受注射时,建议使用人GLP-1类似物+SGLTi/二甲双胍/AGI。(A)

 

➤无超重/肥胖患者:无体重减轻担忧,同上;有体重减轻担忧,建议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吡格列酮/DPP-4i。(A)

 

2.伴ASCVD多重危险因素

 

➤建议使用二甲双胍+AGI。如果患者负担得起并接受注射,建议使用可注射人GLP-1类似物+SGLTi/二甲双胍/AGI。(A)

 

3.伴HF多重危险因素

 

➤建议使用SGLTi+二甲双胍/AGI(A)。如果患者负担得起且注射耐受,建议使用SGLTi+GLP-1RA。(B)

 

4.伴CKD多危险因素

 

➤建议使用SGLTi+度拉糖肽\利拉鲁肽\皮下司美格鲁肽。(B)

 

5.伴原发性脂肪肝

 

➤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建议使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SGLTi/GLP-1RA/AGI。(B)

➤严重肝功能损害:建议使用胰岛素+利格列汀/利司那肽/度拉糖肽。(B)

 

6.伴高危低血糖风险患者

 

➤超重/肥胖的老年患者:建议使用二甲双胍+AGI/SGLTi/人GLP-1类似物/DPP-4i。(B)

➤无超重/肥胖的老年患者:无体重减轻担忧,同上;有体重减轻担忧,建议使用DPP-4i+二甲双胍/AGI/SGLTi。(B)

 

问题六:哪些患者需要“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治疗?

 

共识指出,如果患者“当前HbA1c水平>10%,伴有高血糖或酮症”,应采取“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的管理方式。

 

1.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风险

 

➤对于超重/肥胖患者:建议使用基础胰岛素+二甲双胍/AGI/SGLTi/人GLP-1类似物;(E)

➤非超重/肥胖患者:无体重减轻担忧,同上;有体重减轻担忧,建议使用基础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DPP-4i或预混合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DPP-4i。(E)

 

2.伴DKA风险

 

➤建议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E)

 

3.发生DKA

 

➤急诊。(A)

 

1656050528387155.png

1656050539691115.png

1656050547820023.png

图2 新诊断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建议(无临床CVD或CKD)

 

医脉通编译整理自:Zhang F, Ji L, Hong T, et al. Expert consensus on personalized initiation of glucose-lowering therapy in adul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J Evid Based Med. 2022;1–12.https://doi.org/10.1111/jebm.1247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