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 21:08:46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阅读:258次
暴力伤医事件时有发生
近年来,医患纠纷时有发生,恶性暴力伤医、杀医事件更愈演愈烈。
2021年9月21日,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发生一起暴力伤医事件,两位受伤医生随即被送往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力抢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5月26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生一起持刀暴力伤医事件。被伤医生是该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通过多名医院工作人员证实,伤医者是一名女性,作案凶器是一把水果刀。据了解,该嫌疑人此前并非受伤医生治疗的患者。
5月17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特诊科也发生一起暴力伤医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7年间,导致医务人员死亡的伤医案件一共有47件。广东、江苏、四川、浙江和北京是发生最多的省市。发生在三级医院的暴力伤医事件最常见,占67.6%;二级医院发生69例,占23.8%;一级医院发生12例,占4.1%。
医院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报道的暴力伤医事件越多。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率从高到低的科室分别为急诊科、门诊大厅、内科、ICU。门急诊则一直是普遍高发的科室,而急诊科的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依法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等部门,依托全国平安医院建设工作小组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以人民为中心,重点突出“两制建设”(完善机制和加强法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一手抓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长效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患者就诊秩序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医院安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为医患双方营造良好诊疗环境,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该《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工作原则:预防与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安防系统建设与社会综合治理相结合,安检与便民相结合,平急贯通、警医联动,协同配合、系统推进,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工作目标:推动医院安保组织更加健全,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风险预警机制更加高效,应急处置机制更加完善,逐步构建系统、科学、高效、智慧的高水平医院安全防范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工作措施:
全面提升安防系统建设水平。加强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加强医院安保队伍建设,明确医院安保人员配备数量、职责范围、培训内容;推进医院安保设施建设、技防系统建设;推进医院智慧安防,运用智防手段,实现智能治理深度应用,提升安保工作的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源头治理。严密细致排查矛盾风险,及时梳理安全防范薄弱环节;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综合治理在纠纷预防和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多元化解医疗纠纷,力争把医疗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加大疏导稳控力度,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案件。
有效预警防范。强化医院警务室建设,配备必要警力;有序开展安检工作,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建立完善高风险就诊人员信息共享、预警机制,最大限度防范预警危险因素。
切实强化应急处置工作。提高涉医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能力,建立健全本地涉医突发事件处理流程,依法快速处置;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依法迅速受案、立案侦查,加快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审理进度,依法从严惩处;做好舆情引导,严格落实重大涉医案件“三同步”工作要求。
加强医院安全秩序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提高医院内保和医务人员自我防护能力;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争取群众对医院安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张贴警示和提示,提高群众遵纪守法、文明就医的意识,形成健康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