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筑梦“菲越者”前行——前列腺癌云端沙龙隆重召开,青咖专家风云聚会带你共享学术盛宴

2022-06-27 20:33:05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2第十五期【菲越者沙龙】精彩回顾


1.jpg


老友记,新京彩,2022年6月25日,由益普生特药中国发起的第十五期【菲越者沙龙】获得了专家们的鼎力支持,此次沙龙不仅有中青年学者分享最新AUA前列腺癌领域前沿精华,还有大咖专家共话热点学术话题。菲越者,不断践行着深度降酮和PSA同步监测的理念,今天,让我们重温老友记,创造新京彩!


解放军总医院马鑫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寿建忠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开场致辞,为此次沙龙拉开了序幕。


2.png


筑梦“菲越者”前行——热点话题对对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朱耀教授对2022 AUA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作了如下总结:①ADT治疗仍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②新辅助ADT治疗能改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③关注并监测PSA及睾酮(T)水平可指导内分泌治疗;④AUA 指南推荐ADT治疗作为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及非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nmCRPC)的基础治疗方案;⑤目前,ADT的三联治疗成为前列腺癌最新研究热点。


3.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王志华教授谈到,2022 AUA大会发布的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最新进展及研究成果,为泌尿外科临床实践提供了前沿讯息。临床关注的术前评估、术式选择和术中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的并发症预防与改善,均有新的突破。王教授还提到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等治疗技术的不断研发,比如第一个具有触觉反馈系统的Senhance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可远程控制输尿管镜检查的Monarch 机器人和尺寸更小的微型活体机器人等,为前列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


4.png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谌诚教授发表了“RARP中的保留与重建”的主旨演讲,提出RAPR手术中保留与重建两大技术至关重要。尿控是一个复杂、多方面的调控过程,对控尿相关结构最大程度的保留,是保证术后尿控的关键。谌教授结合机器人时代的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尿控技术及后重建前瞻性研究和争议进行深入剖析,表示后重建技术对RARP术后控尿影响有待更充分的论证,这就需要各位同道共同探索实践,为患者争取更多获益。


5.png


圆桌讨论一:探索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聚焦ADT为基石的晚期前列腺癌持续治疗


6.png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中,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刘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韩邦旻教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庄志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狄金明教授围绕“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及“ADT为基石的晚期前列腺癌持续治疗”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各专家一致认为:


1.虽然肿瘤免疫/靶向治疗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ADT仍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血清睾酮<20ng/dl,患者获益更佳,深度降酮的意义重大。对于mHSPC及nmCRPC的治疗仍有众多疑问亟待探索,如ADT三联治疗及ADT联合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2.RARP在兼有传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关特点的同时又有其进一步的优势,RAR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恢复更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肿瘤控制更优。与开放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ORP)相比,多孔腔镜机器人(MP)辅助前列腺切除术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金标准。


3.尿失禁严重影响RARP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保护控尿机能的重要性仅次于肿瘤的根治。如何做到早期治愈尿失禁,这是解决术后并发症的关键。重建技术旨在恢复正常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关系,减少术后压力性尿失禁和缩短控尿时间。前重建、后重建或者联合重建、保留膀胱颈技术或延长尿道长度技术孰优孰劣仍是研究的焦点,未来期待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解答上述的疑问。


筑梦“菲越者”前行——创新跨界面面观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勇教授分享了“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治疗新思路:优化PSA和睾酮的同步管理”。中国新诊断前列腺癌患者一半以上为转移性前列腺癌,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上的治疗目标,调研显示82.2%的前列腺癌患者选择药物去势治疗,其中99.0%的患者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王教授指出,睾酮和PSA均是疾病进展和生存的重要指标,临床中需要同步监测睾酮和PSA,而GnRH-a代表药物达菲林®3月剂型帮助99%以上患者降低PSA<4ng/ml ,帮助90%患者深度降低T<10ng/dl,曲普瑞林通过强效降低PSA与深度降酮,从而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全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7.png


湖南省肿瘤医院汪洁教授对2022 AUA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进展进行了解读。放疗模式包括立体定向放疗、近距离放疗、外照射及精准放疗等,临床医生需要根据疾病分期和患者特征来选取合适的放疗模式。以ADT为基础的放疗可显著延缓患者疾病进展,比如针对高危患者,放疗联合ADT长期治疗18-36个月后,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汪教授还指出,辅助放疗容易引发并发症,比如泌尿生殖系统毒性,但在联合ADT的情况下,推迟放疗时间可大大降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有研究表明,曲普瑞林3月剂型长期治疗联合放疗能显著降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特异性死亡率及相关不良事件。


8.png


圆桌讨论二:探讨ADT应用期间更低睾酮水平远期获益,把握未来内分泌治疗的主流和趋势


9.png


在接下来的圆桌讨论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贾占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顾正勤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徐骏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陈艺成教针对“ADT治疗期间睾酮去势水平标准的演变”、“睾酮能否降到更低的水平”和“GnRH-a去势药物疗效对比”等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各专家一致认为:


1.权威指南及研究不断探索ADT治疗后更低的睾酮界值。40年前,受限于检测技术的不成熟,睾酮测试不敏感,去势水平被定义为T< 50ng/dl。2016年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首次提出可将T<20 ng/dl作为判断去势水平的新标准,2020年EAU持续推荐T< 20ng/dl是更理想的去势水平,2021年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首次推荐ADT治疗期间睾酮下降到更低水平(T<20ng/dl)与更佳的疾病预后和转归相关。


2.ADT治疗后T<20 ng/dl或更低有以下几点获益:①显著降低生化复发率及转移率;②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显著延长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时间;③患者生存时间变长,显著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总生存期。


3.长效制剂可更好地改善我国ADT药物治疗现状。在近年的一项研究中,结果提示相较其他GnRH-a,达菲林®3月剂型治疗组的患者在9个月的治疗期间平均睾酮水平达到最低,显著强于戈舍瑞林组。值得注意的是,在该研究中戈舍瑞林组的睾酮水平在6个月后开始出现上升趋势,存在潜在的睾酮波动和去势抵抗风险。临床实践也证实了曲普瑞林3月剂型安全性良好,患者依从性更佳。


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马鑫教授寿建忠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们指出“菲越者作为前列腺癌领域为数不多的持续举办的高质量学术活动,可以让众多中青年学者和专家在这个赛道上继续展示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随着各地疫情逐渐好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位同道能在线下相聚。”


扫码观看回放


10.png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