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关注罕见病:一文了解硬皮病的诊疗现状|世界硬皮病日

2022-06-29 18:11:57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6月29日是第13个“世界硬皮病日”,硬皮病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自身免疫病,并且目前仍缺乏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藉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现状,以提高对它的认识和重视。


系统性硬化症(SSc)又称为硬皮病,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特征性的表现为皮肤和内脏器官的纤维化以及微血管病变。SSc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以及表观遗传学因素均有参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10000,女性多见。由于该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内脏器官受累者预后偏差,因此对该病的诊治充满挑战。


雷诺现象、皮肤肿胀硬化是特征表现


SSc常以雷诺现象起病,疾病早期可能会合并胃食管反流。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逐渐出现皮肤肿胀及硬化,并可伴皮肤色素改变,包括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


局限皮肤型SSc的皮肤硬化范围为四肢远端和面颈部,若出现四肢近端(肘、膝关节近端)或躯干受累,则定义为弥漫皮肤型SSc。除皮肤受累之外,SSc患者常会伴有关节痛及肌痛等症状,并可出现指端溃疡和毛细血管扩张。


SSc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多个内脏器官受累:


系统较易受累,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肺动脉高压

消化系统受累表现多样,包括胃食管反流、胃窦血管扩张症、腹痛、腹泻便秘、大便失禁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危象,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并且常合并高血压

心脏受累可表现为心包积液、心脏传导系统异常,个别患者可出现心肌受累;

神经系统方面,外周神经系统受累多见,例如三叉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罕见中枢神经受累。


诊断基于ACR-EULAR标准


201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新的SSc分类标准(表1),当评分总和≥9分时,即可以分类诊断为SSc。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92%。


表1 2013年ACR-EULAR分类标准

1.png


抗炎、免疫抑制治疗联合对症治疗


SSc的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不能阻止SSc疾病进展,但对于出现早期水肿期、炎症性肌病、间质性肺病的患者有一定疗效。EULAR共识表示,甲氨喋呤可用于治疗SSc的皮肤病变,但其对内脏受累无明确疗效;环磷酰胺可改善SSc的皮肤病变,对肾、肺间质病变及血管病变也具疗效。此外,SSc还需要对症治疗,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基于相应治疗建议(表2)。


表2 SSc的治疗

2.png


近年来,生物制剂治疗SSc也偶见一些病例报道及小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靶向B细胞的利妥昔单抗及靶向IL-6受体的托珠单抗对皮肤硬化、肺功能及ILD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疗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SSc皮肤纤维化更有前景的方法,目前已完成的一些临床研究显示,其对皮肤增厚有快速而显著的改善效果;而对于SSc中严重疼痛及手部残疾等,有研究尝试用自体脂肪来源的基质血管成分注射至手部的皮下组织,发现该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患者的复诊频率应根据疾病的初始严重程度、活动度、持续时间、器官损伤和并发症等情况而定。但每次调整治疗方案均需要进行体格检查。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并发症和器官损伤状况。


对于弥漫皮肤型SSc患者,处于疾病进展期的前3年需每季度复诊一次,3年后频率可降低;局限性皮肤型患者,无器官损伤时,每6个月一次;如患者症状变化/加重,则可增加检查频率。


参考文献:

1.《罕见病诊疗指南》

2.《系统性硬化症诊疗规范》

3.张奉春,栗占国. 内科学(风湿免疫科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杨雪,邹和建. 硬皮病治疗研究进展及治疗指南演变[J]. 药学进展,2019,43(4):261-268.

5.Hachulla E, Agard C, Allanore Y,et al. French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ystemic sclerosis[J]. Orphanet J Rare Dis. 2021 Jul 26;16(Suppl 2):322. doi: 10.1186/s13023-021-01844-y. PMID: 34304732; PMCID: PMC8310704.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