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21:31:12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Bcl-2是凋亡通路的关键蛋白调节因子,在许多恶性血液肿瘤中异常表达。在细胞内,促凋亡的BH3-only蛋白和抑制凋亡的BCL-2蛋白之间存在活性平衡,而肿瘤细胞中Bcl-2的表达上调使得这个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无法进入凋亡过程1。针对凋亡通路尤其是Bcl-2的新药研发成为近年来肿瘤领域尤其是血液肿瘤的热点,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BGB-11417即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高选择性Bcl-2抑制剂,其在结构上进一步优化造就了更高的效力和选择性,在淋系肿瘤、髓系肿瘤等领域的全球同步临床试验均正在开展,并在今年的欧洲血液学年会(EHA)上公布了亮眼的初步研究结果。
结构优化带来更强选择性
BGB-11417在结构上做了部分优化,增加了异丙基以诱导出不同的周围构象,使其能够与Bcl-2中的一个额外子袋结合,这种额外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助于BGB-11417对Bcl-2具有更好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对Bcl-xL的选择性。
临床前数据显示,BGB-11417除对Bcl-2具有较高选择性外,其对Bcl-xL、Bcl-w的选择性也均较高(表1)。同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检测结果表明,它对野生型和G101V突变的Bcl-2也能有效抑制,KD值分别为0.035nM和0.28nM,因此有望克服因G101V突变造成的耐药2。
表1. BGB-11417的效价和凋亡蛋白通路选择谱
体外数据显现抗肿瘤强劲实力
在PK、PD的体外试验中,口服给药的BGB-11417能够诱导RS4;11
图1. BGB-11417在ALL、DLBCL及MCL小鼠模型中均显示出较强的肿瘤抑制作用
血液领域临床研究初露锋芒
BGB-11417在2022年EHA上发布了两项临床研究的初步数据:BGB-11417单药或与
B细胞肿瘤—101研究3
EHA发表数据截至2022年2月,共纳入78例患者,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R/R DLBCL、R/R 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R/R 边缘区淋巴瘤(marginal zone lymphoma, MZL)、MCL及华氏
安全性结果显示无论单药还是联合治疗,≥3级不良事件(AE)的发生均不常见且可管理(图2),最常见的≥3级AE为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且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 TLS)的发生也较低且可管理,仅1例TLS高风险的CLL患者在接受单药治疗期间出现实验室TLS。
图2. 单药及联合治疗组≥3例TEAEs的发生情况
尽管每个队列中的剂量递增尚未完成,但初步的剂量水平已经观察到治疗反应(表2)。
表2. BGB-11417在各类型B细胞肿瘤中的单药和联合剂量以及初步治疗反应
AML&MDS—103研究4
103研究计划纳入R/R及新诊断的AML及MDS患者,此次EHA报道的结果截至2022年2月,纳入了31例均为AML患者,其中新诊断19例,R/R 12例,治疗方案均为联合
安全性数据显示常见的3级及以上AE为血液学毒性(图3),可通过剂量调整和给予细胞因子进行管理。
图3. 最常见的TEAEs
103研究在EHA中目前仅公布了AML患者的相关结果,MDS队列尚在入组早期。但在40mg、80mg及160mg且给药时间为10天的情况下,也观察到了大部分AML患者的治疗反应(图4):TN患者的ORR(CR+CRi+MLFS+PR)为74%,R/R为64%,其中在CR+CRi中有38.5%的患者获得了MRD阴性缓解。同时随着剂量增加,无论是TN还是R/R,在更高剂量的160mg组均观察到了CR+CRi更高的趋势。
图4. 最佳的总体反应率
专家点评
BGB-11417是一种经过结构改造的、对Bcl-2蛋白有更高活性和选择性的抑制剂,同时对Bcl-xL等其他凋亡蛋白同样具有较高选择性,使其在血液肿瘤可能具有潜在更好的疗效。此次EHA中报道的两项针对BGB-11417 的早期研究结果表明,BGB-11417在剂量爬坡过程中B细胞肿瘤及AML患者耐受良好,且在未达到临床试验2期推荐剂量阶段已经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更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将随着患者入组和随访进行进一步评估。未来,针对CLL、MCL及MDS患者的2期研究也已经在计划中,并将在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中与其他药物(如泽布替尼等)联合,进行更多治疗方案的探索,以期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治疗选择。
吴德沛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江苏省血液研究所副所长
苏州大学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兼全国实验诊断学组组长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全球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总编
J Hematol Oncol副主编
参考文献:
1. Cell Death Differ. 2018 Jan;25(1):56-64.
2. Nan Hu et al. Cancer Res 2020;80(suppl 16):3077.
3. Stephen Opat et.al. 2022EHA Abstract P687.
4. Jake Shortt et.al. 2022EHA Abstract P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