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JCO重磅|短程放疗+化疗还是长程放化疗?局晚期直肠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选择

2022-07-03 15:12:26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结直肠癌作为目前全球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五位,且我国直肠癌较结肠癌发病率更高,加上直肠癌早期症状特异性不高,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¹。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及术后辅助放疗的治疗模式是当前的标准治疗方案。近年来,为提高LAR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ver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新辅助放化疗模式成为研究热点。


全程新辅助治疗(total neoadjuvant therapy,TNT)策略的潜在优势和既往的临床前瞻性数据表明,短程放疗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和治疗完成率,有节省医疗资源的优势。基于此,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22 IF:44.544)发表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STELLAR研究²,对短程放疗+新辅助化疗与长程放化疗(CRT)的疗效对比进行了探索。医脉通整理如下。


研究背景


术前长程CRT后TME手术是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但患者对该策略的耐受性差和依从性较差。此外,短程放疗(5次,每次5Gy)后实施切除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另一种治疗选择。有两项RCTs表明,术前短程放疗与长程CRT在OS、DFS、局部控制及晚期毒性方面结果相当。而另有研究表明,短程放疗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改善患者的无远处转移生存(MFS)。这些结果促使研究者进行了该项试验,以提高患者对化疗的依从性和完成率,增加治疗强度,并为LARC患者提供潜在的生存益处。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中国11个省份、16家医院的599例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年龄18~70岁、ECOG评分为0~1分、临床原发肿瘤(cT)分期3~4期和/或区域淋巴结(N)阳性且无远处转移,以及肿瘤位于直肠远端或中部1/3。患者随机(1:1)接受短程放疗加化疗(TNT组)或长程同步放化疗(CRT组)。TNT组的治疗策略为短程放疗25 Gy/5f后给予4个周期的CAPOX治疗(奥沙利铂130 mg/m²,qd,D1;卡培他滨1000 mg/m²,bid,D1-14),术前治疗结束后实施手术,术后实施2个周期的CAPOX治疗;CRT组的治疗策略为放疗50 Gy/25f,同时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²,bid),术前治疗结束后实施手术,术后实施6个周期的CAPOX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D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MFS、局部复发(LRR)、手术并发症、毒性及方案治疗完成率。


研究结果


从2015年8月30日至2018年8月27,研究纳入599例患者,302例患者随机分入TNT组,297例患者随机分入CRT组,每组有4例患者撤回知情同意书,最后共计591例患者纳入结果分析(图1)。


image1.png

图1 患者入组情况


在465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TNT组91.5%的患者接受R0切除术,CRT组87.8%的患者接受R0切除术(P=0.189)。TNT组71.1%的患者出现ypN0,而CRT组68.7%的患者出现ypN0(P=0.578)(见表1)。TNT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和持续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cCR)的总发生率为21.8%,显著高于CRT组的12.3%(P=0.002)。


表1  465例手术患者的手术病理特点

image2.png


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5.0(范围:8.3~63.9)个月。在ITT人群(n=599)中,202例患者(TNT组99例,CRT组103例)观察到局部复发(LRR)、转移或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见表2)。


表2  ITT患者的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

image3.png


如图2A所示,对DFS的分析结果表明,TNT组3年DFS为64.5%(95%CI 58.3~70.7),CRT组3年DFS为62.3%(95%CI 56.1~68.5),TNT组的DFS表现非劣效于CRT(HR 0.883,单侧95%CI NA~1.11,单侧非劣性P<0.001)。


TNT组3年OS为86.5%(95%CI 82.1~90.8),而CRT组3年OS为75.1%(95%CI 69.4~80.8)(HR 0.67,95%CI 0.46~0.97;P=0.033;图2B)。两组间MFS或LRR无显著差异。TNT组的3年MFS为77.1%(95%CI 71.7~82.6),CRT组的3年MFS为75.3%(95% CI 70.0~80.7)(P=0.475;图2C)。TNT组的3年LRR率为8.4%(95%CI 4.6~12.2),CRT组3年LRR率为11.0%(95%CI 6.5~15.5)(P=0.461;图2D)。


image4.png

图2  LARC患者的DFS(A)、OS(B)、MFS(C)和LRR(D)表现


亚组分析表明,无论临床病理预后因素如何,对两组OS和PFS影响效果相似(图3)


image5.png

图3 DFS与OS的亚组分析


TNT组术前治疗期间急性III-V级毒性发生率为26.5%,而CRT组为12.6%(P<0.001)。最常见的3~4级急性毒性为血液学毒性,TNT组血液学毒性为15.8%,CRT组血液学毒性为2.0%(P<0.001)。具体见表3。


表3  TNT组与CRT组在术前治疗中的急性毒性发生率

image6.png


研究结论


STELLAR研究表明,对于LARC患者,TNT联合TME策略的DFS表现非劣效于标准治疗。TNT组与CRT组的MFS、LRR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NT组的3年OS较高,但未见显著差异。TNT组的术前3级毒性发生率高于CRT组(26.5% VS 12.6%),但总体安全性可控。这一发现为TNT的临床实践应用提供了额外的证据。术前短程放疗+化疗或可作为LARC患者长程CRT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1. 薛珂,宗丹,詹梦娜等.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研究进展.中国肿瘤外科杂志[J].2022,14(02):190-194.

2. Jin J,Tang Y,Hu C,et al.Multicenter,Randomized,Phase Ⅲ Trial of Short-Term Radiotherapy Plus Chemotherapy Versus Long-Term Chemoradi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STELLAR).J Clin Oncol.2022 Mar 9:JCO2101667.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