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7 18:19:32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BD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并且没有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在最初发病时很难识别,这往往导致诊断延迟。其胃肠道表现特别值得关注,因为与显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本文描述了一例BD的临床病例,临床表现为皮肤溃疡和结肠炎。
病例简介
2021年4月14日,一名47岁的中年女性就治于乌克兰一家医院的风湿科。目前表现为虚弱、
既往诊疗史
此前1月份在被狗咬伤接种第三剂印度生产的
依据患者表现和检查结果,怀疑性诊断为
入院检查
患者皮肤和粘膜苍白,唇部和颊粘膜上有几个小的圆形阿弗他溃疡,覆盖灰白沉淀物,周围有红斑。双侧胫骨上有直径达6厘米的结节,伴充血、疼痛、中心坏死并出血,胫骨和右脚背周围水肿。
实验室检查显示
诊断依据
本病的鉴别诊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
确诊系统性血管炎的诊断依据:
1.主诉:嘴唇和口腔粘膜出现溃疡、腿部出现伴肿胀和疼痛的溃疡、每天排便3-4次且含有血液和粘液;
治疗后症状的演变:按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期间出现结节性红斑;
2.体检:嘴唇和脸颊有口腔阿弗他溃疡,胫部有直径达6厘米的充血疼痛皮肤结节,伴中心坏死并出血);
3.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沉加速(51mm/h)、C反应蛋白(293mg/l)和粪便钙卫蛋白(417μg/g)水平升高;
4.结肠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果中肠粘膜的变化对应糜烂性溃疡性结肠炎;下肢血管的双能扫描显示右腿腓肠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流动力学上显著的胫后动脉狭窄。
高度提示BD的系统性血管炎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流动力学上显著的胫后动脉狭窄。该病例未出现
治疗过程
首先,给予患者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注射,然后口服。考虑到患者贫血,暂时停止了细胞抑制治疗。由于
经过两周的治疗后患者病情显著:皮肤溃疡减少,新生肉芽组织不再出血,部分溃疡已结痂;每天大便次数减少至三次,无血便;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化,血沉降至18mm/h,但仍有缺铁性贫血迹象;C反应蛋白水平恢复到4.06mg/l。
随访一年后患者恢复良好,口腔溃疡和四肢结节性红斑完全消退,大便恢复正常,活动期反应物均恢复正常。
病例讨论
上文所描述的病例强调了BD伴胃肠道表现的重要性以及诊断此类患者的困难。一般来说,胃肠道受累不是BD的主要临床症状。在4-38%的BD患者中,胃肠道表现为腹泻、痉挛性腹痛和肠粘膜溃疡,主要发生在回肠(症状类似克罗恩病)。
BD没有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其诊断在很大程度上是临床性的,尤其依赖于患者的早期病史和临床检查。BD的诊断可依据2014年的ICBD标准,较之前的ISGBD标准显著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同时保证了特异性(该标准敏感度为94.8%,特异度为90.5%),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表1)。
参考文献:Dzhus MB, Karasevska TA, Tsaralunga VM,et al. Behçet's disease with intestinal involvement: case-based review[J]. Rheumatol Int. 2022 Jun 4. doi: 10.1007/s00296-022-05152-x.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566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