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0:08:14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手术治疗是
专家简介
邢宝才 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分会肝转移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促会肝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肿瘤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肝胆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扭转困境,重现生机:系统治疗为中晚期HCC患者根治性手术带来曙光
邢教授指出,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就肝癌而言,目前外科手术具有“安全、精准、微创、积极”的特点。据报道,经过手术的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64% 1。然而,单纯的外科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可手术患者的比例相对较低,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已达瓶颈。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可切除肝癌比例越来越高。《
精准施策,“内”“外”兼修:HCC术前治疗的思考——共识与争议
邢教授指出,新辅助治疗及转化治疗是中晚期肝癌术前治疗的重要策略。其中,转化治疗已在樊嘉院士领导下,在肝癌领域众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形成了《肝癌转化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以下简称《共识》)6。《共识》高度凝聚了中国专家在肝癌转化治疗领域的经验,提出了转化治疗的策略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如何进行转化治疗给予了推荐意见。然而HCC术前领域也存在一些争议亟待明确,包括一些临床和科学问题,例如哪种情况适合转化治疗,哪种情况适合新辅助治疗,哪种情况直接手术等等。 肝癌的切除是复杂的手术,对于手术医生的手术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医生,手术能力不同,所以,肝癌的可切除的标准也不同;切除 vs 转化的治疗方式选择不一样;肝癌的可切除与不可切除往往由主观因素决定;因此,转化还是新辅助也是一个主观判断7。邢教授介绍,根据外科学标准,应先判断是否可切除。若判断为可切除,则分为几种情况:第一,依据肿瘤学标准,当可切除患者使用系统治疗获益大于切除时,则应该首先进行转化治疗。第二,当可切除患者使用系统治疗获益小于切除时,则进行新辅助治疗或直接手术,此时有如下两种情况:①若系统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获益大于直接手术,则应该进行新辅助治疗;②若系统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与直接手术的获益相似,则无需新辅助治疗,直接手术即可。
图1 肝癌的术前系统治疗(转化治疗 vs 新辅助治疗)
邢教授还强调,系统治疗有效性越高,首先进行转化治疗的范畴越大。有数据显示,“T+A”方案一线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B期患者的ORR达 44%-48%,疾病进展(PD)患者仅占4%8-9。
对于转化治疗后的手术时机,应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术前的用药对于手术安全性的影响;二、达到可切除后,何时手术可以让患者获益达到最大化;三、由于过多的术前系统治疗时间,肿瘤进展,导致患者转化成功后又失去手术机会,因此,转化治疗有效情况下,掌握肝癌发生进展的规律也很重要。 “除了转化治疗,肝癌新辅助治疗研究也如火如荼,很多患者通过切除得到了明显的生存获益。从药物临床试验情况(通过检索ClinicalTrial)来看,目前在研的肝癌新辅助治疗达42项。希望通过术前的系统或局部治疗,延长患者的DFS,进而延长OS。”邢教授补充道。
步履不息,求索不止:肝癌术前治疗的未来探索
尽管初步的系统治疗方案使患者ORR达到30%-40%,但这仍满足不了肝癌患者和医生的期望;未来需要更多的新药/新疗法,使有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副作用更低。 邢教授介绍,双特异性抗体是目前实体瘤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包括T细胞招募及双免疫检查点阻断等不同机制的药物探索。其中,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以及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TKI的相关研究已在多种实体瘤领域展开探讨,该疗法能否为HCC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在关注疗效的同时,如何降低多种药物叠加带来的副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未来进一步探索。另外,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TALENTOP研究),评估了对伴有大血管侵犯的HCC在肝切除术前先行“T+A”方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旨在探究肝切除术联合“T+A”方案治疗能否为HCC伴大血管侵犯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该研究为探索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较好的思路。
图2 TALENTOP研究设计
邢教授还表示,系统治疗前移(如免疫联合方案在HCC围手术期全程管理等)也是未来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已有多项II期研究(如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数据、复旦中山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及日本多中心数据)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并为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期待更多III期研究探索的结果。除此之外,肝癌的肿瘤异质性和高转移、高复发的特性是目前限制肝癌疗效的主要瓶颈。尽管生物标志物已成为诊断、预后和预测治疗反应的有力工具,然而目前尚未发现任何评估HCC预后和预测系统治疗响应的可靠生物标志物。未来探寻肝癌预测疗效与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也是肝癌治疗领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肝切除是肝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最主要途径,但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生存获益明显不同。随着非手术治疗的进展,肝癌整体治疗策略发生变革,更高效的系统治疗方案(如“T+A”方案)为术前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未来,HCC的术前治疗仍有待于在提高有效率、全程管理和生物标志物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