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3:09:4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研究方法
BMTCTN0702研究是在美国进行的一项III期临床试验,在ASCT后随机接受三种治疗之一的758例MM患者中比较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1)第二次ASCT,然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N=247);2)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巩固治疗,随后来那度胺维持治疗(N=254);或3)来那度胺维持治疗(N=257)。该研究于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入组;主要分析显示,所有三组的临床结局相似,包括主要研究结果中报告的QOL评分。患者完成SF-36和FACT-BMT问卷。在随机化至治疗组后进行问卷调查,并每年进行一次,直至随机化后4年。在入组研究的758例知情同意患者中,710例完成了至少一份FACT问卷。描述每个时间点的平均FACT-BMT子量表和总评分以及标准差(SD)。单独分析从FACT-BMT获得的以下症状:一般QOL、疲劳、不适、疼痛、睡眠、恶心、悲伤、紧张、食欲不振、记忆、频繁感染、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患者基线特征详见表1,454例(60%)为男性,平均年龄为55.5岁,75%为白人,17%为非裔美国人,7.5%为其他人种。大多数患者功能状态良好,69%的患者体能状态(Karnofsky)评分≥90%;36%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指数(HCT-CI)为0。超重(BMI为25-29.9)的患者占34.9%,
表1:患者基线特征
患者QOL随时间的变化轨迹
FACT-BMT子量表和总评分见表2。与一般美国成年人群的标准数据相比,基线时MM患者的PWB、EWB、FWB子量表评分较低,FACT-G总分也较低。移植后1年,PWB子量表评分改善至接近美国正常人群标准,并保持稳定至第4年。EWB子量表显示了相似的改善模式。基线时患者的SWB子量表评分(23.7±6.8)高于美国成年人群(19.1±4.3),并在4年研究期间保持不变。FACT-G总分(PWB、SWB、EWB和FWB的组合)也显示出类似的模式,移植后1年和4年的平均评分分别为83.2±16.4和85.2±16.5,而美国成年人群评分为80.1±18.1,差异具有临床意义。图1显示了FACT-G和FACT-BMT评分随时间的变化轨迹。
表2:QOL评分随时间变化情况
图1:QOL评分随时间变化轨迹
患者基线和移植后1年之间的评分变化
总体而言,与基线相比,移植后1年的综合评分增加。图2显示了基于FACT-BMT评分在四分位数之间移动的患者详情:虽然62%从第4四分位数开始的患者在1年时保持第4四分位数,64%从第1四分位数开始的患者在1年时保持第1四分位数,但整个范围上移,代表总体评分改善。
图2:FACT-BMT评分从基线至移植后1年的变化
患者报告的症状负担
基线时,191例(27%)的患者报告评分在低症状负荷范围(0-2),503例(73%)至少有一个高症状负荷评分(3-4)。1年时,204例(38%)患者症状负担较低,337例(62%)症状负担较高。移植后4年,与1年相比变化不大,94例(36%)症状负担评分较低,169例(64%)至少有一个症状负担评分较高。与基线相比,两个时间点的一般QOL均显示改善。从基线至1年显著改善的其他症状包括疲乏、不适、疼痛、睡眠、紧张、食欲不振、味觉改变和恶心。保持稳定的症状包括记忆变化、悲伤、视力模糊、震颤和呼吸短促。但肠道问题和频繁感染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而皮肤问题在基线和移植后1年之间恶化,但在移植后1年和4年之间得到改善。
研究结论
BMTCTN0702临床试验结果提供了MM生存者在基线以及ASCT后长达4年QOL和症状负担长期轨迹;在ASCT后达到疾病控制的MM生存者在移植后1年总体QOL评分恢复至正常人群标准,此后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Anita D'Souza, Ruta Brazauskas, Edward A Stadtmauer, et al. Trajectories of quality of life recovery and symptom burden after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multiple myeloma. Am J Hematol. 2022 May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