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Dr.Live|BOC/BOA大会:杨宏英教授谈妇科肿瘤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

2022-07-15 13:09:08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了让我国临床肿瘤学工作者能够更快、更方便地分享国际一流科研成果,2022年7月1-2日,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进展研讨会(BOC)暨Best of ASCO® 2022 China”在济南顺利召开。会议期间,医脉通特邀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杨宏英教授,为我们分享本届ASCO年会中妇科肿瘤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展望。


1657862070299048.png



医脉通:本次ASCO大会上ATHENA-MONO研究证实了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能否请您谈谈,此次ATHENA-MONO研究结果有哪些更新?为卵巢癌临床实践带来哪些启示?


杨宏英教授:ATHENA-MONO研究作为本届ASCO大会的重磅研究(LBA5500),对PARP抑制剂rucaparib作为晚期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一线维持治疗应用rucaparib后,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安慰剂组获得显著改善(20.2个月 vs. 9.2个月),且安全性可控。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是HRD阳性患者(28.7个月 vs. 11.3个月)还是HRD阴性患者(12.0个月 vs. 6.4个月),均可从rucaparib的治疗中获益。

 

该研究提示我们,患者在化疗后采用rucaparib单药维持治疗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这可能会为之后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奠定重要的基础。

 

目前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奥拉帕利尼拉帕利这两种药物也已被纳入我国的医保,我们也期待PARP抑制剂可以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更多治愈的希望。


医脉通:此次ASCO年会上一项回顾性研究对贝伐珠单抗用于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治疗进行了数据更新,您如何看待这一研究取得的结果?


杨宏英教授:贝伐珠单抗在卵巢癌维持治疗中的应用目前较为广泛,本届ASCO大会中摘要号为5502的研究对贝伐珠单抗在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众所周知,卵巢透明细胞癌由于肿瘤异质性的关系,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差,且该类患者疾病复发后的治疗选择较少。因此,尽管该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但仍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

 

研究表明,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一线使用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中位PFS(12.5个月 vs. 29.7个月,p=0.006)获益,且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34.7个月 vs. 51.4个月,p=0.027)也得到了改善。此外,对于存在残留病灶的患者,贝伐珠单抗治疗的获益情况更为显著。

 

既往也有探索晚期卵巢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的研究,但患者的获益并不明显。该研究的成功提示我们,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可能从贝伐珠单抗的治疗中获益较大,这为我们之后相应前瞻性研究的设计与开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医脉通: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领域中仍处于探索阶段,您如何看待本次BOC/BOA会议中入选的GARNET研究?能否请您谈谈免疫治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前景如何?


杨宏英教授:免疫治疗目前在黑色素瘤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在妇科肿瘤领域仍处于摸索阶段。GARNET研究在这一摸索之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研究评估了dostarlimab在高度微卫星不稳定/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型子宫内膜癌和微卫星稳定/错配修复正常(MSS/pMMR)型子宫内膜癌中的疗效。


研究表明,dostarlimab在两类患者中均表现出抗肿瘤活性,但相较于MSS患者15.4%的客观缓解率(ORR),MSI-H患者的免疫治疗获益更为显著,ORR可达45.5%。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在做好免疫治疗标志物评估的基础上,免疫治疗在子宫内膜癌中或许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抗肿瘤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外,该研究以子宫内膜癌作为评估对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子宫内膜癌在妇科三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中,MSI-H和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情况更为常见,而其他瘤种的经验告诉我们,此类患者的免疫治疗可能获益更佳。不过该研究在MSS患者中取得的疗效也值得我们思考,对于妇科肿瘤,有没有可能存在其他可以评估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这可能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探索方向。


而除子宫内膜癌以外,免疫治疗在复发性卵巢癌和转移性宫颈癌的应用正日渐增多,相应的研究不仅评估了免疫单药治疗,对双免联合治疗以及免疫联合化疗等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也在逐渐开展,因此我想,对于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前景或许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医脉通:除了上述三项研究,您认为妇科肿瘤领域还有哪些研究令您印象深刻?对我们未来的相关探索有怎样的启示意义?


杨宏英教授:首先值得我们关注也是值得我们振奋的,是中国学者在国际舞台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多。例如吴令英教授团队的PRIME研究,对尼拉帕利在中国晚期卵巢癌患者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进行了探索。我们知道,既往的全球多中心研究PRIMA试验曾对尼拉帕利的维持治疗应用进行过评估,但PRIME研究与之不同。研究人员通过个体化方案调整了尼拉帕利的用药方案,在保证患者疗效的同时,降低了药物的副反应,这是对中国患者群用药剂量的重要探索。


另外,是卵巢癌领域刘继红教授带头的ANNIA研究,研究探索了尼拉帕利联合安罗替尼在铂类耐药型卵巢癌中的疗效,也取得了较佳的成果。从这些研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中国是人口大国,因此患者资源较为丰富,同时也存在着未能满足的医疗需求缺口,我认为我们应该同心协力,共同去做一些大型的前瞻性研究,既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也为中国之声的响彻世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