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09:11:3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PI3K/AKT/mTOR通路(简称PAM通路)是细胞内的重要信号通路,在调节
医脉通:请您介绍一下PI3K/AKT/mTOR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研发PI3K抑制剂的重要性?
刘强教授:PI3K/AKT/mTOR通路,简称PAM通路,该通路中很多位点的突变、扩增或失活等均可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存活,与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¹。而且,PAM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也是乳腺癌治疗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针对PAM通路的研究有很多,尤其是在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乳腺癌中。既往研究已经证实,mTOR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能够抑制HR+/HER2-晚期乳腺癌细胞的增长²。不过,mTOR抑制剂依然存在耐药问题,而这往往是上游PI3K通路的过度激活所致。
图1 PI3K/AKT/mTOR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PI3K位于PAM信号通路的上游,通过将PIP2转化为PIP3激活下游效应因子,在该通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PI3K通路中有很多关键分子,其中PIK3CA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约半数晚期乳腺癌患者存在PIK3CA突变,早期HR阳性乳腺癌患者中PIK3CA突变率亦可高达29%-45%。PIK3CA基因编码p110α,是PI3Kα的催化亚基,由PIK3CA突变导致的PI3K信号通路异常可引起细胞失控性增殖和肿瘤的发生。不仅如此,PIK3CA突变是HR+/HER2-乳腺癌的一种预后不良的生物标记物。因此,靶向PI3K通路的抑制剂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早期研究比较多的是pan-PI3K抑制剂,靶向PI3Ks (α, β, γ, 及 δ),但PI3K在很多正常的信号转导途径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泛抑制PI3K可导致较高的不良事件(AE)和脱靶毒性风险,例如Buparlisib因副作用过大而被放弃研发。相比之下,靶向PI3Kα亚基的选择性抑制剂表现出更好的疗效和耐受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PI3Kα抑制剂主要包括Inavolisib和Alpelisib,其中Inavolisib的特异性非常强,其对PI3Kα的选择性是对其它I类PI3K亚型的300倍。当然,还有不少其它PI3Kα抑制剂也正在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在2018年Nat Commun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³,PI3K通路抑制不仅能助力于内分泌治疗,还可能助力于化疗,提高乳腺癌对化疗的敏感性,进一步提示PI3K通路在乳腺癌中的重要性。
医脉通:我们看到靶向PI3K通路的抑制剂已成为乳腺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请您谈谈目前PI3K抑制剂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如何?
刘强教授:目前PI3K抑制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中,以Inavolisib为代表的PI3Kα抑制剂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例如GO39374研究,这是一项Inavolisib单药或联合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
图2 G039374研究D组临床有效性结果
今年,ASCO大会更新了GO39374研究Inavolisib的长期安全性数据⁵。截至2022年1月1日,所有接受安全性评估的患者有193例,既往治疗线数为2(1-10),50%患者既往接受氟维司群治疗,65%既往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中位Inavolisib治疗时长约6.4个月(0.2-46.2)。其中61例患者被纳入长期组(≥1年~4年)安全性分析,这部分人群既往治疗线数为2(1-7),36%接受过氟维司群治疗,39%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中位Inavolisib治疗时长达到20.6个月(11.9-46.2)。
表1 患者基线特征和治疗暴露情况
结果显示,所有人群中最常见的≥3级的治疗相关AE为
表2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AE
除这些研究进展外,最近我们课题组刚被接收了一篇文章,显示在CDK4/6抑制剂耐药之后Cyclin D1和CDK4/6蛋白的表达水平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明显增高。也就是想踩刹车,却发现油门被踩的更厉害了,以致肿瘤增殖仍在加速。我们还发现,Cyclin D1和CDK4蛋白表达增加的机制并不是因为它们的mRNA转录增加,而主要是由于翻译过程的明显加速。最令人兴奋的是,该翻译过程的明显加速受到了PI3K通路的调控,应用PI3K抑制剂可以把Cyclin D1和CDK4蛋白降低至耐药之前的水平,从而恢复对CDK4/6抑制剂的敏感性。所以,我们这篇文章首次发现Cyclin D1和CDK4/6蛋白的过表达不需要DNA拷贝数扩增或mRNA转录增加,仅是翻译过程的加速就能够导致耐药,而该翻译加速刚好被PI3K通路控制,所以通过biomarker选择那些由于翻译过程加速而导致Cyclin D1和CDK4/6过表达的HR+/HER2-乳腺癌,应用PI3K抑制剂可降低它们的表达,从而逆转对CDK4/6抑制剂的耐药。不过,该结论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医脉通:不同PI3K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请您从作用机制角度结合临床研究数据谈谈不同PI3K抑制剂的特点和优势?
刘强教授:相比泛PI3K抑制剂,PI3Kα抑制剂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PI3Kα亚型选择性抑制剂具有脱靶效应少,不良反应较轻及患者耐受性更好等优点。以Inavolisib的作用机制和特点为例,Inavolisib对PI3Kα的选择性是对其它I类PI3K亚型的300倍;而且,Inavolisib还可特异性降解PI3Kα突变体,使PI3K异常表达信号通路无法被激活,从而实现PI3K通路持续抑制。这是Inavolisib非常特别的一点,因此Inavolisib可能成为同类最佳潜力的PI3Kα抑制剂。
除疗效外,安全性也是PI3Kα抑制剂更为关注的问题。Alpelisib因≥3级AE发生率较高,所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接受度还存在一些问题。Alpelisib≥3级高血糖发生率为36.6%,≥3级皮疹发生率为9.9%,≥3级腹泻发生率为6.7%,大约25%的患者因AE导致Alpelisib停药⁶,所以临床医生和患者需要很好的培训才能管理好这些AE,才能让患者从治疗中获益。Inavolisib总体安全性较好,不管是在总人群还是长期治疗人群中。长期治疗组中≥3级高血糖发生率只有16%,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均为8%,仅约2%的患者因AE而停药⁵,因此,随着Inavolisib长期安全性数据的公布,进一步增加了人们对Inavolisib的信心和期待。
医脉通:结合您的临床经验,请您谈谈PI3Kα抑制剂会对乳腺癌治疗模式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您认为PI3K抑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是怎样的?
刘强教授:我们知道,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都有很大比例的HR+/HER2-乳腺癌患者伴有PIK3CA突变,此类患者预后较差且对内分泌治疗和化疗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以Inavolisib和Alpelisib为代表的PI3Kα抑制剂已经在PIK3CA突变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取得了卓越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有望开启乳腺癌精准靶向治疗时代。其实不止晚期,早期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也可能从PI3Kα抑制剂中获益,而且既往研究也显示,PI3K通路抑制能够增敏化疗和放疗,所以相信未来PI3Kα抑制剂在早期乳腺癌中也有很大的治疗潜力。而且,前面提到我们的课题发现,晚期CDK4/6抑制剂耐药之后PI3K通路会被进一步激活,所以对于PI3KCA突变的患者,PI3Kα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的三联组合是否可以进一步增加疗效,逆转或延缓耐药值得进一步的探索。总之,相信PI3K抑制剂将是未来HR+/HER2-乳腺癌治疗除CDK4/6抑制剂之外的另一大靶向药物利器。
此外,在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中,PIK3CA的突变率也有20%左右。那么,PI3Kα抑制剂联合抗HER2靶向治疗能否逆转耐药从而提高PIK3CA突变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我们也值得期待。不仅如此,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PIK3CA突变率约8%,临床前研究显示在RB1野生型TNBC模型中,PI3Kα抑制剂联合CDK4/6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特别是再联合PD-1/PD-L1抑制剂或CTLA-4抑制剂能达到更大的缩瘤,希望未来能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验证,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Brufsky AM, Dickler MN. Oncologist. 2018 May;23(5):528-539.
2. Piccart M, Hortobagyi GN, Campone M, et al. Ann Oncol. 2014 Dec;25(12):2357-2362.
3. Zhu Y, Liu Y, Zhang C, et al. Nat Commun. 2018 Apr 23;9(1):1595.
4. Dejan Juric, et al. SABCS 2021. Abstract P5-17-05.
5. Philippe L Bedard, et al. ASCO 2022. Poster 1052.
6. Rugo HS, et al. Ann Oncol. 2020 Aug;31(8):100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