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22:53:45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不断涌现出的各类新药,改变着淋巴瘤的诊疗格局。2021年版CSCO淋巴瘤指南将塞利尼索(商品名:希维奥®)纳入推荐,为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塞利尼索目前在美国FDA已获批复发/难治性
李志铭 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联盟副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咽喉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
广州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脉通:作为在淋巴瘤领域深耕多年的专家,能否请您结合临床经验简要介绍一下淋巴瘤的诊疗现状,其中惰性淋巴瘤的临床诊疗有哪些难点?
李志铭教授:淋巴瘤在中国以及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病理类型复杂,异质性强,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原则各有不同。淋巴瘤往往需要综合的治疗,通常以内科的治疗为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另外还包括放疗、手术等多学科疗法。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淋巴瘤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淋巴瘤在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研究结果,患者生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抗淋巴瘤新药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走向国际。中国自主研发的新药,使用中国的临床研究数据在美国获批上市,取得了开创性的进步,目前中国淋巴瘤患者有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
惰性淋巴瘤是一类临床进展相对缓慢的
医脉通:目前,首款选择性核输出抑制剂(SINE)塞利尼索已经在中国上市,为中国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能否请您谈谈塞利尼索在惰性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哪些优势?能够为患者带来哪些临床获益?
李志铭教授:塞利尼索作为全球首个口服型SINE,通过抑制核输出蛋白1(XPO1),促进多种抑癌蛋白(TSPs)留在核内并且再激活,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此外还可以降低胞浆内致癌蛋白水平(包括c-Myc,BCL-xL等),并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通路,恢复激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淋巴瘤的作用。
塞利尼索通过口服给药,相比于针剂更便利、治疗依从性更高,而且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已经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另外,塞利尼索除了单药治疗外,还可以与多种药物,包括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以及免疫疗法联合,有非常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塞利尼索已经在国际上开展多项临床研究,不仅包括血液肿瘤领域,还包括实体肿瘤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塞利尼索有望进一步扩大适应证范围,使更多患者获益。
医脉通:塞利尼索在惰性淋巴瘤领域开展了多项临床试验,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塞利尼索在惰性淋巴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志铭教授:由于塞利尼索的作用机制非常独特,并非只针对某个特定的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所以它的作用比较广泛。因此,除了目前已获批的适应证外,塞利尼索在淋巴瘤的各种亚型,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一项纳入了CLL、MCL、FL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NCT01607892)1结果显示,剂量为30-50mg/m2的塞利尼索能够有效降低惰性淋巴瘤患者的肿瘤负荷,且肿瘤体积缩小>50%。虽然惰性淋巴瘤患者通常对化疗并不敏感,但是塞利尼索仍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不良事件(AE)多为1级或2级,通过支持治疗或剂量调整就可以做到有效管理,并且无累积性毒性,长期使用可耐受。
另一个I期研究(NCT02303392)2评估了塞利尼索(40mg qw)联合
另外,在新诊断以及复发/难治性惰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一项Ib/II期研究(NCT03147885)评估了使用塞利尼索联合R-CHOP(
医脉通:塞利尼索在惰性淋巴瘤的相关研究中展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能否请您谈谈您的临床用药经验与体会?您对于塞利尼索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前景有哪些展望?
李志铭教授:此外,对于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如双打击或三打击、TP53突变、EB病毒阳性等患者来说,使用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收效甚微。而塞利尼索则显示出它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患者中表现出惊人的效果。当然还需要通过更多的临床研究,如头对头研究等,进一步验证。
目前淋巴瘤患者,尤其是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仍然存在很多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塞利尼索由于其无法取代的独特的作用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塞利尼索正在中国开展一项针对R/R DLBCL患者的II期研究——SEARCH研究,有望在未来获批淋巴瘤适应证,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注:希维奥®为塞利尼索商品名。2021年12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德琪医药的塞利尼索的新药上市申请,通过与地塞米松联用,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且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一种免疫调节剂以及一种抗CD38单抗难治的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
文章内容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如为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请主动退出浏览与阅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应自行承担。
参考文献
[1] Kuruvilla, et al. Blood. 2017; Jun 15;129(24):3175-3183.
[2] Deborah M. Stephens, et al.Blood2019;134(Supplement_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