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8 20:59:38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导读
良性
诊断与评估
强烈推荐的检查包括:病史问询、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体格检查、
推荐的可选检查包括:尿流率及残余尿测定、生活质量(QOL)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ABSS)等。
特殊情况下建议做的检查包括:1. 肾功能检测。对于存在肾功能损害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如尿潴留导致肾积水的患者推荐进行肾功能检测。2.上尿路超声检查。对于伴有膀胱残余尿过多、
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评分、血清睾酮测定、夜间阴茎勃起硬度检测,用于评估当前患者的勃起功能状态,可用于阴茎
药物治疗
对于仅偶有轻度尿频或夜尿的早期BPH患者,可以采取定期检查的观察等待配合健康教育等措施,其中包括改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等。随着疾病症状的加重,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的首要干预措施。
化学药物
α受体阻滞剂
目前临床应用的药物主要为既能缓解尿路症状又较少产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选择性及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数小时至数天即可改善症状且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但采用IPSS评估症状改善常规推荐在用药4-6周后进行。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
注意事项:服用α1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接受
5α还原酶抑制剂
5α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减少
注意事项:5α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血清PSA的水平,对
M受体拮抗剂
M受体是毒蕈碱型受体的简称,当乙酰胆碱与这类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的效应。受体拮抗剂可缓解逼尿肌过度兴奋,降低膀胱敏感性,从而改善BPH患者的储尿期症状。目前常用的针对M2和M3受体的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为托特罗定、
注意事项:多数研究显示残余
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
PDE5抑制剂可增加细胞内
注意事项:近期有不稳定
β3受体激动剂
β3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激动膀胱的β3受体,使逼尿肌舒张,增加储尿容量和排尿间隔,不影响膀胱排空,减少急性尿潴留情况发生,与安慰剂相比,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尿频、尿急及急迫性
注意事项:β3受体激动剂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中药及植物类药物
BPH在中医归于“精癃”,其基本病机是三焦失司,膀胱气化不利。本病根据病因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为肺热壅盛、下焦血瘀、肝郁气滞、膀胱湿热;虚证为肾阳亏虚、中气下陷。精癃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往往表现出虚实夹杂,症状具有随年龄增长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治虚应以补肾为主,使肾之阴阳平衡,开合有度;治实根据“六腑以通为用”原则,着重通法的运用,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以通水道,同时运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使梗阻程度减轻。需要注意的是,还要根据病变在肺、在脾、在肝、在肾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
外科治疗
BPH是一种临床进展性疾病,部分患者最终需要外科治疗来解除梗阻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所致的并发症,具有中至重度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BPH患者,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选择外科治疗。
当BPH导致以下并发症时,建议采用外科治疗:1.反复尿潴留(至少在1次拔管后不能排尿或2次尿潴留);2.反复血尿;3.反复泌尿系感染;4.膀胱结石;5.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当BPH患者合并
BPH的外科治疗包括经典/改良的外科手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激光治疗(钬激光、绿激光、铥激光等)以及其他治疗方式(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BPH治疗效果主要反映在患者主观症状(如IPSS)和客观指标(如最大尿流率)的改变。治疗方法的评价则应考虑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BPH患者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患者本身亦存在
术后康复与随访
医疗中心或科室如将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作为日间手术,应于患者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或网络监测及随访,内容包括:询问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如何,有无特殊不适,询问排尿情况,有无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失禁等。
如不作为日间手术,首次随访时间应在手术后1个月或拔除导尿管后4-6周,主要了解患者术后总体恢复情况及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相关症状,根据患者选择的外科治疗方式的不同,随访内容可能不完全相同。主要包括术后早期有无出现排尿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肉眼血尿等,以及术后恢复状况。可进行评分、IPSS评分、尿流率和膀胱残余尿的测定、IIEF-5评分、男性性健康问卷-射精疾病(MSHQ-EJD)等。术后建议每半年或 1年复查PSA,对于术前PSA异常且病理为良性的患者,无明确临床证据推荐,专家组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如PSA正常,则每半年或1年复查PSA,如术后3个月复查PSA仍异常,建议每3个月随访PSA,密切监视指标变化,如PSA指标持续上升,建议行MRI检查或前列腺穿刺
参考文献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及健康管理指南[J].中华男科学杂志,2022,28(04):356-365.DOI:10.13263/j.cnki.nja.2022.0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