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9 20:08: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什么是窄QRS 波心动过速?
窄QRS 波心动过速是指频率超过100 次/ min,QRS时限≤120 ms的心动过速。
发生窄QRS 波心动过速时,心室激动仍是通过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下传的,即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在希氏束或之上。由于高位室间隔起源的
如何进行窄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心电图
在缺乏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证据的情况下,窦律下的12导联心电图也可为室上速的诊断提供线索,应仔细阅读,不放过任何异常。
相比之下,在心动过速时记录到的心电图虽然有时并不能作出特异性诊断,但在室上速的鉴别诊断方面非常有用,应尽可能鼓励患者在
图1 窄QRS 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1)心动过速的发作和终止
在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室上速发作时,常可见到房性早搏之后PR间期的突然延长。虽然房性早搏也可能诱发房速,但常不伴有显著的PR间期延长。自发性、局灶性房速具有发作后频率逐渐加速(温醒现象),以及终止前频率逐渐减速(冷却现象)特征。房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中间还可能会夹杂短阵的窦律。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亦可触发AVRT。室性早搏是不典型AVNRT常见的触发因素,但很少会触发典型AVNRT,更难触发房速。
(2)心动过速周长的规律性
不规则的窄QRS波心动过速常见于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AVNRT发作时也可以呈现一定程度的RR间期长短不规整性。室上速发作时RR间期的变化范围通常小于心动过速周长(TCL)的15%。换言之,如果心动过速时RR间期的不规则性超过了TCL的15%,则更可能是局灶性心律失常。
(3)P/QRS波关系
根据P/QRS波的关系,窄QRS波心动过速可分为短RP间期或长RP间期两种类型。短RP间期的室上速是指RP间期短于心动过速RR间期的一半,而长RP间期的室上速表现为RP间期≥PR间期。
电生理检查时,VA间期≤70 ms通常提示典型AVNRT,或较少见的一些局灶房速,但也有见于AVRT 的报道。如果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上可以识别P波,有学者推荐的VA间期切点值是90 ms。P波形态与窦律时相似提示恰当或不恰当窦速、窦房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或起源部位邻近窦房结部位的局灶房速。P波与窦律时不同,并且传导的PR间期等于或长于窦律时的PR间期,常见于局灶房速。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室上速时心室率在150 次/min左右,要考虑房扑2:1房室传导的可能性,因为此时心房率通常在250~330 次/min,此时如使用ⅠC 抗心律失常药物(减慢心房激动频率而对房室结传导抑制作用小),可能会导致1:1房室传导和更快的心室率。
相对延迟的室房逆行传导会形成逆向P波,导致在V1导联形成假r波和/或在下壁导联形成假s波,这一情况多见于典型AVNRT,而非AVRT或房速。
窄QRS波心动过速中,
2.刺激迷走神经或腺苷
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如颈动脉窦按摩)和注射腺苷(或三磷酸腺苷)有助于对窄QRS 波心动过速进行临床鉴别,尤其是在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不清楚的情况下。
3.电生理检查
在电生理室可采用一些电生理检查和操作(如增频刺激、程控刺激)来鉴别规律的窄QRS心动过速。
在急性期该如何处理窄QRS波心动过速?
在处理规则的窄QRS 波心动过速时,首先需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然后在进行相关操作。
图2 规则窄QRS 波心动过速的急诊处理流程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Ⅰ B)。
对于伴有低血压,但无需紧急电复律者,可尝试静脉应用α受体激动剂(如间羟胺、去氧
2.血流动力学稳定
✓推荐在心动过速期间行12 导联心电图检查(Ⅰ C);
✓推荐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方法,可优先使用改良Valsalva 动作(取仰卧位,双下肢抬高)(Ⅰ B);
✓如果刺激迷走神经方法无效,推荐使用腺苷(6 ~18 mg 静脉注射) (Ⅰ B);
✓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和应用腺苷无效,应当考虑静脉注射
✓如果刺激迷走神经动作和腺苷均无效,可考虑静脉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Ⅱa B);
✓刺激迷走神经时,可进行
✓如果刺激迷走神经、腺苷、钙通道阻滞剂/ β 受体阻滞剂无效,可考虑应用普罗帕酮或
✓心房扑动推荐静注伊布利特转复窦律(Ⅰ B);
✓对于心房扑动的患者,不推荐单独静脉应用普罗帕酮(Ⅲ B) ;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时,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 Ⅰ B);
✓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时,食管调搏可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Ⅱa C)。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J]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2; 26(3) : 20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