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16:32:11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原发性高草尿酸症1型(PH1)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特征是肝脏草酸生成过多,而草酸盐主要由肾脏排泄,因此过多的草酸可使肾脏和尿路出现结晶并最终导致
Lumasiran是一种RNA干扰疗法的代表药物,可以降低乙醛酸,即草酸合成底物的生成,从而抑制了草酸的生成。2022年7月13日,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多国科学家共同发表了关于Lumasiran的3期研究,研究表明Lumasiran显著降低了PH1合并
研究设计
ILLUMINATE-C研究是一项多国、多中心、开放标签的3期单组试验。包括了6个月的主要分析期和长达54个月的扩展期。本研究无年龄要求,若患者年龄≥12个月,则必须满足血浆草酸水平≥20umol/L(正常高值 = 12.11umol/L)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45ml/min/1.73㎡的要求;若患者年龄<12个月,则评估
所有患者根据是否接受维持性透析而分为两个队列。在接受透析的患者中,原则上在筛选和主要分析期不能随意调整透析处方,因此,接受透析的患者在基线时至少接受了4周稳定的透析治疗。
主要终点为血浆草酸水平的变化,但是根据患者是否接受透析而略有不同。对没有接受透析的患者而言,主要对比第6个月和基线时血浆草酸水平的变化;对接受透析的患者而言,主要对比第6个月和接受透析前的血浆草酸水平变化。次要终点为药效学研究,此外,研究还对患者的安全性进行了考量。
研究结果
从2020年3月至12月,21例患者纳入了研究,43%为女性,他们来自10个国家的13个研究中心。其中,未接受透析的患者共计6例,而接受透析的患者共有15例。所有患者均完成了6个月的主要分析,各队列的基线特征总体平衡。
未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草酸水平的最小二乘平均降幅为33.3%(95% CI,-15.2%~81.8%),而接受透析的患者则是42.4%(95% CI,34.2%~50.7%)。
药效学方面,在第6个月,接受析患者血清草酸水平的药物下24hAUC最小二乘平均降幅为41.4%(95% CI,31.8%~51.0%),而未接受的患者也有类似情况。
安全性方面,没有患者终止治疗或退出试验。与Lumasiran相关的不良事件则与其给药方式相关,多为注射给药的不良事件,且局限于注射处,如红肿。另外,这些不良事件多为轻度反应,不需要较多干预。
讨论
大约40%的PH1型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进展为肾衰竭。目前,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方式包括透析、肾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虽然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后大约60%~80%的血浆草酸将被清除,但是24h后即可恢复至透析前水平的80%。这是因为肝脏持续产生草酸,而且全身(如骨骼)储存的可溶性草酸盐将进入血浆。因此,即便是接受强化透析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全身器官损伤。
此外,对于接受肝肾联合移植的PH1患者而言,虽然肝移植后,患者草酸生产量恢复正常,血浆草酸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即便患者继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血浆草酸水平依然可能高于正常水平,这可能是由于体内器官、组织中的草酸盐进入血浆所致。因此,Lumasiran使患者草酸水平下降就显得十分重要,提示Lumasiran对PH1的治疗有巨大疗效。
更为重要的是,在血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中,Lumasiran的浓度可迅速下降,大多数患者的Lumasiran水平会在24h内达到定量下限,且不论患者肾功能是否正常。该现象提示肾功能不影响肝脏对Lumasiran的摄取。理论上而言,无论患者肾功能如何,PH 1患者都可以使用Lumasiran。
总的来说,Lumasiran可显著降低了PH1合并肾病晚期患者的血浆草酸水平,且安全性较好。这一证据支持Lumasiran可以在PH1晚期肾病患者中使用。
参考文献:
1.Michael M, Groothoff JW, Shasha-Lavsky H, et al. Lumasiran for Advanced Primary Hyperoxaluria Type 1: Phase 3 ILLUMINATE-C Trial. Am J Kidney Dis. 2022 Jul 13:S0272-6386(22)00771-5.
2.Julie S. Keenan. Kidney function may not influence liver uptake of lumasiran treatment. Healio. July 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