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为爱启航,推进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同质化治疗——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巡讲天津站圆满结束

2022-07-25 09:55:29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作为国内最权威的肿瘤诊治指南之一,每年更新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一直备受关注。今年4月份,2022年CSCO指南大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顺利召开,也颁布了最新版本的《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


7月17日上午7时40分,由CSCO、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首次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巡讲——天津站正式召开。本次大会特邀多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大会主席、主持及讲者,对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进行了精彩讲解,拉开了CSCO指南巡讲的序幕。


1-640.png


盛会开幕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吴敏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王天有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玉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竺晓凡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CSCO指南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相当,其证据类别高,可及性好。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的巡讲,有利于提高国内儿科医生的理论水平和治疗水平,更有助于推进国内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同质化的诊疗,进一步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大会-1.png

大会-2.png

大会-3.png

大会-4.png

大会-5.png


淋系白血病学术交流


此环节由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静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曾鹏云教授担任主持。


陈静.png

曾云鹏.png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洁教授以“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为题进行汇报。ALL约占儿童白血病的75%。基于患儿的临床表现和血象,骨髓检查结果是儿童ALL诊断的主要依据。MICM的综合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做出更加精准的诊断。此外,还需注意患儿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及睾丸白血病。治疗前需通过相关检查全面评估患儿病情,进一步分析危险因素,对患儿进行个体化分层治疗。治疗后的微小残留病(MRD)监测具有重要的预后指导意义。目前,ALL的治疗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分层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整个治疗阶段包括诱导缓解,缓解后的巩固强化以及维持治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和治疗。


于洁.png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方建培教授以“儿童复发ALL诊疗指南解读”为题进行了汇报。儿童ALL是最常见的儿童血液疾病之一,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复发ALL。复发ALL的危险度分级与复发的时间、复发的部位以及细胞免疫分型有关。二代NGS测序对于儿童复发ALL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重视脑脊液、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儿童复发ALL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ALL-REZ BFM2002、COG、UKALL R3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硼替佐米等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贝林妥欧单抗,即CD3和CD19单抗目前也在临床研究阶段,对于高肿瘤负荷的患儿,减负荷治疗后给予贝林妥欧单抗,能极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望为儿童复发ALL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方建培.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沈树红教授以“儿童Ph+ALL”为题进行了汇报。儿童Ph+ALL既往预后较差,随着一代酪氨酸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的应用,患儿的生存期显著延长。二代TKI达沙替尼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未显著增加副作用。BCR-ABL耐药突变是Ph+ALL患儿复发的重要原因,三代TKI普纳替尼已在国外进行临床研究,成人Ph+ALL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可以达到70%以上,应用前景广阔。贝林妥欧单抗在成人Ph+ALL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需要更多的数据支持。


沈树红.png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教授以“儿童及青少年ALL方案诊疗指南介绍”为题进行了汇报。青少年白血病是广义儿童白血病的一个特殊类型,其中ALL占比约60%。青少年白血病的治愈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长期以来青少年ALL预后劣于儿童ALL,国内缺乏统一的诊疗标准。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2021版)应运而生,青少年ALL被定义为10~29岁青少年经过MICM等检查确诊的ALL。指南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睾丸白血病、Ph+ALL等疾病的诊疗流程也有详细推荐,建议根据危险度等级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郑胡.png


髓系白血病学术交流


此环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群教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曹海霞教授担任主持。


胡群.png

曹海霞.png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胡绍燕教授以“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非APL)指南解读”为题进行了汇报。随着儿童AML诊疗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危险度分层的开展,儿童AML总体无时间生存期(EFS)率达到50%~60%,总生存期(OS)率达70%~80%;二代NGS测序对于儿童AML精准诊疗有积极作用。MRD的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分子学水平上的复发,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PCR、流式是常用的检测方法。儿童AML治疗有赖于患儿的危险度分层,常规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胡绍燕.png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郝文鹏教授以“儿童及青少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疗进展”为题进行了汇报。凝血功能障碍在APL患儿中的发生率较高,且在诊断后的30天内,出血死亡率高达14%,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砷酸的应用显著改善了APL患儿的预后,复发或难治性APL临床少见。APL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全反式维甲酸。APL患儿应减少蒽环类药物的使用,以避免其毒副作用。


郝文鹏.png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宁玲教授以“儿童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为题进行了汇报。儿童及青少年CML发病率较低,是一种以髓系增生为主的造血干细胞恶性疾病,儿童CML和成人CML的差异是前者更具有侵袭性。典型的临床表现、Ph染色体或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一级诊断。目前,儿童CML缺乏适用的评分系统。在治疗方面,儿童CML慢性期的一级推荐是伊马替尼,二级推荐是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应用TKI治疗期间,更应及时准确评估患者的早期治疗反应,尽早实现深度分子学反应。儿童CML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为“无治疗缓解”创造条件。


王.png


药物相关学术交流


此环节由泰安市中心医院罗荣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瑞东教授担任主持。


罗荣华.png

张瑞东.png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吴小艳教授以“培门冬酰胺酶相关并发症及治疗”为题进行了汇报。儿童ALL总生存率已超过90%,门冬酰胺酶作为目前唯一对白血病有效的酶制剂,极大地改善了ALL患儿的预后,是儿童ALL联合化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培门冬酰胺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有助于降低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抗体的产生、降低给药频率,同时保持了其抗白血病效果,但需要对酶活性进行监测和积极管理不良反应。门冬酰胺酶相关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对确保患者接受完整疗程、保障预后至关重要。


吴小艳.png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鞠秀丽教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MTX)相关并发症及治疗”为题进行了汇报。MTX是叶酸的拮抗剂,竞争性地抑制二氢叶酸,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复制。每次使用MTX的剂量>500mg/m2称为大剂量MTX治疗,有助于提高血药浓度、透过血脑屏障,更好地发挥其抗肿瘤作用。骨髓抑制、肾毒性、皮肤毒性、消化系统毒性等是需要关注的常见副作用,及时的亚叶酸钙解救是避免大剂量MTX不良反应的关键之一。如何发挥大剂量MTX疗效的同时减少其副作用,有待临床医师进一步探索。


鞠秀丽.png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高举教授以“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诊断与治疗”为题进行了汇报。TLS是一种急性代谢紊乱症候群,是肿瘤患者潜在致死性并发症,可引起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高钾血症是导致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尿酸和磷酸钙肾脏结晶沉积为急性肾损伤急性肾衰竭的关键发病机制,为死亡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肿瘤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合理划分TLS危险度等级,制定分层预防和治疗策略。预防是TLS处理最重要的措施,动态监测极为重要。尿素氧化酶直接将尿酸降解为尿囊素,能够快速、高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已被证实在TLS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临床医师应权衡利弊,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避免医源性处治不当引起或加重TLS,造成严重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高举.png


罕见白血病学术交流


此环节由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孙媛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张宝玺教授担任主持。


孙媛.png

张宝玺.png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马夫天教授以“唐氏综合征相关AML”为题进行了汇报。针对唐氏综合征相关AML患儿,全面的体格检查十分必要,比如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问题、心脏病变等;建议在MICM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二代NGS测序。唐氏综合征相关儿童AML,以AML-M7型为主,约50%的患儿是CD34阴性,约95%的患儿是标准型的21三体。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危险度分组的标准,不同中心的治疗方案也存在差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临床数据。


马夫天.png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孙立荣教授以“儿童髓系肉瘤”为题进行了汇报。髓系肉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立存在的髓系肉瘤,一种是合并白血病的髓外髓系肉瘤。其发病率较低,国内外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指南参考。髓系肉瘤的影像学检查十分重要,组织病理加免疫组化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其治疗效果较差,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许对其预后改善有一定作用。


孙立荣.png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郝良纯教授以“唐氏综合征相关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DS)”为题进行了汇报。ALL-DS是儿童ALL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疗流程具有特殊性,临床医师需要不断地细致入微地观察,结合规范的联合治疗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在治疗之前,临床医师需要详细地评估患儿的器官功能状态、危险度分层以及相关药物的代谢组学。即使如此,化疗过程中,仍然需要注意化疗药物的危险性,以免相关性毒副作用的发生。ALL-DS预后较差、治疗相关性病死率高,骨髓复发率较高。长期存活者的后遗症包括白内障、听力缺失、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郝良纯.png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玉峰教授以“婴儿白血病(MLL)”为题进行了汇报。MLL发病率低、侵袭性强,治疗相关毒性和复发风险均远高于儿童,预后较差。基因重排、年龄、白细胞计数、泼尼松反应、MRD水平等是MLL重要的危险度分层因素。JPLSG MLL-10方案极大地改善了患儿预后。鉴于MLL独特的生物学特点及婴儿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需针对不同亚组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刘玉峰.png


大会闭幕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表示:截止到学术报告结束时,巡讲会的网络点击量达到21539人次,近5000人同时线上参与,首场CSCO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指南巡讲圆满结束。各位讲者的汇报深入浅出,结合了大量的文献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有助于推进指南的完善,促进国内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希望CSCO指南系列巡讲越办越好!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