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16:01:57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TP53改变包括TP53基因突变(TP53-m)和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在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ACC)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或TP53基因测序检测诊断为CLL或小淋巴细胞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线特征
该研究共纳入130例TP53改变,且一线使用含BTKi方案治疗的CLL/SLL患者;患者治疗前特征总结见表1。中位随访时间为4.0年(范围:0.2-9.3年)。该研究中80%的患者基线存在del(17p),del(17p)阳性细胞的中位百分比为58.5%(范围:3.5-99%)(图1A),有25%的患者del(17p)阳性细胞<25%。另外,该研究中81%的患者存在TP53-m,共有106个独特的TP53-m,其中101个有可用的VAF;中位VAF为29.9%,28%的突变为低负荷(图1B-C)。在同时检测了del(17p)和TP53-m的110例患者中,57%的患者同时携带两种病变,而24%的患者仅携带TP53-m,19%的患者仅携带del(17p)(图1D)。
表1:患者基线特征
图1:TP53改变的分子谱分析
2. 患者预后
总体而言,37例(29%)患者发生进展事件,22例(17%)患者死亡。6例(5%)患者发生Richter转化(RT)。患者的4年PFS率为72.9%(95%CI 64.4%-82.5%),中位PFS为6.6年(95%CI 5.23年-未达到)(图2A);4年总生存(OS)率为83.6%(95%CI 76.3%-91.5%),中位OS未达到(图2B)。通过单变量分析,患者基线特征与PFS或OS的相关性未达到统计学差异;尽管与野生型TP53相比,TP53-m患者的PFS有缩短趋势(P=0.08),与单次TP53改变相比,多次TP53改变患者的PFS有缩短趋势(P=0.091)。
图2:整个TP53改变队列的PFS(A)和OS(B)
当对比存在del(17p)和TP53-m和仅存在del(17p)或仅存在TP53-m患者时,患者PFS无显著差异(P=0.15)。另外,IGHV未突变与突变患者的PFS相似(P=0.41)。高负荷TP53-m患者(VAF≥10%)del(17p)的细胞百分比高于低负荷TP53-m患者(中位数为71% vs 34%,P=0.018)。del(17p)阳性细胞数≥25%较<25%的患者相比更有可能出现TP53-m(分别为85% vs 48%,P=0.001),并有更多的细胞遗传学异常(P=0.018)。细胞遗传学异常数量的增加与del(17p)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增加相关(P<0.0001),但与TP53-m的VAF增加无关(P=0.079)。根据VAF阈值10%分层的TP53-m患者(P=0.99,图3A)和基于25%阈值的del(17p)患者(P=0.87,图3B)的PFS无显著差异。尽管至少有3(P=0.57)或5(P=0.13)个细胞遗传学异常并不缩短患者的PFS,但核型复杂性作为连续变量倾向于与PFS相关;每增加一个细胞遗传学异常,PFS事件的风险增加8%(P=0.066)。
图3:按VAF阈值10%(A)分层的TP53突变患者和“受影响细胞”阈值25%(B)的del(17p)患者的PFS
该研究中共有29%的患者接受了BTKi和VEN联合方案治疗,共有71%的患者接受了不含VEN的BTKi。其中接受含伊布替尼治疗方案的92例患者中的13例在伊布替尼治疗获得持久缓解后接受了VEN作为巩固治疗,并在VEN巩固治疗时删失。共有26例(20%)患者因毒性停用BTKi。患者接受BTKi治疗是否添加CD20 mAb(P=0.83)与其PFS之间无显著相关性。6/26例(23%)患者在CLL进展或发生Richer转化(RT)后继续接受异基因
接受BTKi+VEN(±CD20 mAb)治疗的患者的PFS显著优于接受BTK但无VEN(±CD20 mAb)的患者(P=0.036,图4A),两组患者的4年PFS率分别为90.5%(95%CI 80.8-100%)和66.8%(95%CI 56.5-79.0%),两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未达到和6.0年。另外,接受BTKi+VEN(±CD20 mAb)较BTKi(±CD20 mAb)治疗患者的OS有延长趋势(P=0.15,图4B),患者的4年OS率分别为93.7%(95%CI 8-100%)和80.0%(95%CI 71.0-90.2%)。接受BTKi+VEN治疗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3年(范围为0.2-4.8年),接受BTKi治疗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范围0.2-9.3年)。在接受BTKi+VEN(±CD20 mAb)的39例患者中,23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计划的联合治疗;13/23例停止了BTKi和VEN治疗,并在停药后接受了中位1.8年(范围0.3-2.4年)的随访,未发生疾病进展。
图4:接受BTKi和VEN(+/-CD20 mAb)联合治疗与单独接受BTKi(+/-CD20 mAb)患者的PFS(A)和OS(B)
接受BTKi+VEN(±CD20 mAb)与BTKi(±CD20 mAb)治疗的患者相比,携带TP53-m(68% vs 88%,P=0.022)或多重打击TP53(45% vs 71%,P=0.013)的发生率较低,但其他特征无显著差异。将TP53-m或多重打击TP53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数量和接受含VEN的方案治疗等纳入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细胞遗传学异常数量和接受含VEN的方案治疗与患者PFS相关。当仅分析92例接受BTKi而未接受VEN的患者时,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线特征与患者PFS相关。
研究结论
该项研究显示,携带del(17p)突变的患者中有25%为低负荷,而携带TP53-m的患者中有28%为低负荷;但这些患者的结局与高负荷病变患者相似。因此,在靶向治疗时代评估CLL的基因组风险时,低负荷TP53改变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Hua-Jay J Cherng, Raamis Khwaja, Rashmi Kanagal-Shamanna, et al. TP53-altered CLL Treated with Firstline 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ased Therap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m J Hematol. 2022 May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