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7 19:46:00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近年来,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适应证、开通策略、成像和并发症管理均得到了完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注册研究为CTO PCI的风险和获益提供了高质量数据。通过全球合作,达成了对术语、适应证、研究终点和临床试验设计原则的共识,形成了CTO学术研究联盟等全球共识文件。通过增加术前冠脉CT
本综述全面讨论和总结了CTO PCI的适应证、术前规划、开通策略、并发症管理、停止操作的时机和未来发展方向。
要点一览:
➤CTO PCI的主要适应证是缓解症状(包括
➤建议进行周密的术前规划、使用系统性的病变开通策略,以提高CTO PCI的成功率。
➤血管内成像可以促进CTO再通、改善长期疗效。
➤系统性地管理并发症可以将不良影响降至最小。
图1 CTO PCI的适应证、术前规划、术中血管内成像、并发症管理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病率与治疗现状
在接受冠脉造影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中,CTO占16%-20%。虽然CTO的患病率高,但CTO再通只占全部PCI手术量的一小部分,可能与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手术时间长、花费高和临床医生认为缺少临床获益有关。近十年来,CTO PCI手术量逐渐增加,手术成功率也随之增加(从45%-56%到55%-62%),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适应证
回顾性研究表明,CTO再通可能使患者获益,包括心绞痛缓解、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改善、缺血负担减少、左室功能和心室重塑改善、
几项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注册研究的结果于近期公布,其中,DECISION-CTO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确定,受到研究过早终止、手术成功率低、选择偏倚、最佳药物治疗(OMT)组与CTO PCI组之间存在明显交叉等因素的限制。EuroCTO研究表明,与单独接受OMT的患者相比,接受CTO PCI+OMT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OPEN-CTO研究显示,与CTO PCI成功前相比,手术成功的患者的心绞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总之,在经过适当选择的患者中,CTO PCI与心绞痛、呼吸困难、生活质量、
术前规划
周密的术前规划是CTO PCI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尽可能识别所有侧支血管;
➤评价闭塞病变的复杂性(包括近端纤维帽、钙化、迂曲、病变长度、远端纤维帽处血管分叉、远端血管质量,以及有无可以利用的侧支血管);
➤制定血管通路和导引导管支持计划;
➤确定开通策略(正向导丝开通 vs 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 vs 逆向技术);
➤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机械循环支持。
CTO开通策略
CTO开通技术主要包括正向导丝开通(AW)、正向内膜下重回真腔(ADR)、逆向导丝开通(RW)与逆向内膜下重回真腔(RDR)。
1. Hybrid策略
2012年提出的Hybrid策略是首个联合使用各种技术开通CTO的策略,提倡通过常规双侧造影评估以确定初始的CTO开通策略(AW、ADR和逆向技术),并迅速由失败的开通策略转换为其他技术,以使手术成功率、效率和安全性最大化(如图2所示)。
图2 Hybrid策略
2.亚太CTO俱乐部策略
2017年提出的亚太CTO俱乐部PCI策略推荐使用术前CT血管造影(CTA)和术中
图3 亚太CTO俱乐部策略
3.欧洲CTO俱乐部策略
2019年提出的欧洲CTO俱乐部策略推荐在正向导丝开通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平行导丝技术和ADR(最好是使用Stingray系统)。该策略建议采用穿刺-曲节导引钢丝技术(scratch-and-go)、球囊辅助内膜下再入真腔技术(balloon-assisted subintimal entry,BASE)和IVUS引导的近端纤维帽穿刺法来解决近端纤维帽模糊的问题(如图4所示)。此外,还介绍了“投资技术”这一新概念。
图4 欧洲CTO俱乐部策略
4.日本CTO PCI专家策略
日本专家组于2019年提出了另一种策略(如图5所示),建议在复杂性闭塞病变的情况下直接采用逆向技术,而对于支架内CTO和J-CTO评分为0的闭塞病变,则倾向于采用正向技术。 此外,建议在操作时间达20分钟后改用逆向技术或尝试更先进的正向技术(平行导丝、ADR或IVUS引导下重回真腔)。
图5 日本CTO PCI专家策略
上述4种策略之间虽然存在细微的差异,但都遵循着类似的原则。来自五个大洲的CTO专家总结了7条CTO PCI的主要原则,如表1所示。
表1 CTO PCI的全球性指导原则
血管内成像
可靠的证据显示,与单靠血管造影引导的CTO PCI相比,IVUS引导的CTO PCI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长期随访再狭窄率降低。IVUS是CTO PCI首选的血管内成像方式,不仅穿透性强,且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不会使夹层扩大。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则需要注射造影剂冲刷血流,可导致夹层扩大,因此这一成像技术在CTO PCI中使用受限。
CTO PCI并发症
CTO PCI并发症可分为心脏和非心脏并发症。此外,心脏并发症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冠状动脉和非冠状动脉并发症,如表2所示。
表2 CTO PCI并发症
其中,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管理策略如图6所示。
图6 低血压的管理策略
以 "ST段偏移、
图7 “ST段偏移、胸痛和缺血”综合征的管理策略
器械丢失/断裂的管理策略如图8所示。
图8 器械丢失/断裂的管理策略
PCI停止时机
当出现下列情况,且操作无明显进展时,术者应考虑终止PCI:
(1)手术时间>3小时;
(2)对比剂用量>3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3)放射剂量>5 Gy(Air Kerma)。
此外,当患者或术者出现疲劳时,也应考虑停止CTO PCI。
未来发展方向
CTO PCI未来的发展有4个主要方向,包括新设备、新技术、对结局的研究和对临床医生的培养。近来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正向导丝开通辅助设备,如Soundbite医疗开通系统和ReCross(IMDS)。由于逆向开通对技术水平要求高,且并发症风险较高,新技术的发展应该着重于streamlining AW。
参考文献:Azzalini L, Karmpaliotis D, Santiago R, et al.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22 Jan 10;15(1):1-21. doi: 10.1016/j.jcin.2021.09.027. PMID: 3499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