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ITP治疗:TPO-RA、脾切除“稳定发挥”,小分子抑制剂或为“后起之秀” | 2022 ISTH

2022-07-27 09:52:36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十分少见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小板计数减少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根据《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ITP患者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兼顾患者意愿,在治疗不良反应最小化的基础上提升血小板计数至安全水平,减少出血事件。尽管ITP标准治疗疗效尚可,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合并症或因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疗效不佳。在2022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年会上,有多项有关ITP的研究进展公布。想知道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老年ITP患者中疗效如何?脾切除术在成人慢性ITP患者中长期疗效是否理想?小分子抑制剂能否成为成人ITP患者的治疗选择?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TPO-RA治疗ITP患者

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艾曲泊帕(TPO-RA)等,是成人ITP患者二线治疗选择之一。在2022 ISTH上有一项研究(OC73.3)探究了TPO-RA在>60岁的ITP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该研究中共有485例患者接受了TPO-RA治疗(253例艾曲泊帕,232例罗普司亭)。中位年龄为73岁(IQR 67.9-79.2岁)。从诊断到首次TPO-RA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8年(IQR 0.4-7.3年),接受TPO-RA治疗前的中位既往治疗线数为3。在开始TPO-RA治疗后的前2周,患者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88.7×109/L,TPO-RA治疗后2-4周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99×109/L,3-4个月的中位血小板计数为97×109/L。在接受TPO-RA治疗后1-2年,患者的总缓解率(ORR)达70%,且所有患者的出血事件均减少。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50%的患者有≥1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治疗前后动脉血栓事件分别有60次和17次,静脉血栓事件分别有18次和17次。该研究结果证实了TPO-RA在老年ITP患者中的疗效,其缓解率与既往报道相当。尽管治疗过程中存在大量合并症,但血栓事件并未增加。


脾切除术治疗ITP患者

除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外,脾切除术也是二线治疗方案之一。对于糖皮质激素正规治疗无效、泼尼松安全剂量不能维持疗效及存在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的患者,可采用脾切除术。尽管脾切除术的持续缓解率很高,但由于可能出现短期和长期并发症,其适应症已经减少。在2022 ISTH上,有一项研究(PB1210)探究了脾切除术在慢性ITP患者中的短期/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共纳入了87例患者,并对患者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87例患者中80.5%为女性。患者诊断时的中位年龄为33岁(IQR 24-50岁)。25例患者(28.7%)患有高血压,18例患者(20.7%)体内有抗磷脂抗体。从诊断到进行脾切除术的中位时间为19个月(IQR 6.0-5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1个月(IQR 27-108个月)。6例患者(7%)在进行脾切除术后出现瘘管、手术部位感染和需要输血的出血,3例患者(3.4%)出现医院相关血栓。随访期间,3例患者出现感染需住院治疗,5年累计感染风险率为3.4%(IQR 0.9-9.1)。术后60天,总缓解率为82.5%(n=72),其中55例患者(63.2%)达完全缓解(CR),17例患者(19.3%)达部分缓解(PR)。中位复发时间为12.5个月(IQR 4-45.3个月),5年无治疗生存(TFS)率为55.3%(95%CI 45.8–66.4)。随访结束时,77例患者(88.5%)达到PR或CR,2例患者(2.3%)死亡。


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ITP患者,脾切除术仍是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方案。


小分子抑制剂治疗ITP患者

小分子抑制剂是近年来ITP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ITP治疗中颇具前景。rilzabrutinib是一种口服共价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目前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且已在ITP成人患者的全球I/II期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2022 ISTH上报告了一项研究(OC73.1)探究了rilzabrutinib 400mg BID在ITP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截至2021年5月4日,共有60例患者接受了rilzabrutinib治疗,45例患者接受治疗的剂量为400mg BID,16例患者继续进行长期扩展试验(LTE)(图1)。


1.jpg

图1


45例患者既往治疗中位线数为4(范围:1-17),ITP中位持续时间为6.1年(范围:0.4-52.5年),中位血小板计数为15×109/L(范围:2×109/L-33×109/L)。主要治疗周期(非LTE周期)的中位治疗时间为168天(范围:10-188天),18例患者(40%)达到主要终点(表1)。


表1

表1.png


首次出现血小板计数≥50×109/L的中位时间为12.5天。总体来说,LTE组患者接受rilzabrutinib治疗的中位时间为478天,13/14例(93%)每月随访的患者中有≥50%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5例患者(11%)在主要治疗周期和LTE周期进行了急救。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均为1/2级且持续时间短暂,无治疗相关血栓形成事件或死亡发生。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长时间的治疗,rilzabrutinib 400mg BID在ITP患者中表现出快速且持久的临床活性,且耐受性良好。


fostamatinib是一种口服脾脏酪氨酸激酶(SYK)抑制剂,已获得FDA批准用于对既往治疗疗效不佳的慢性成人ITP,目前尚未在中国获批。2022 ISTH上报告了一项有关fostamatinib治疗ITP的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PB1203)。该研究描述了真实世界中fostamatinib在不同严重程度ITP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研究共纳入了5例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76岁,3例患者为男性。均因合并症或年龄而具有潜在的心血管风险。诊断时的平均±(SD)血小板计数为16400/µL(±8142)。所有患者既往均接受过皮质类固醇治疗,其中2例患者既往接受过TPO-RA治疗。由于心血管风险,3例患者无法进行脾切除术治疗。fostamatinib作为二线治疗,用于3例接受过皮质类固醇和/或丙种球蛋白治疗和2例持续性ITP患者(表2)。


表2

表2.png


所有接受fostamatinib治疗(4/5患者接受100mg BID,1/5患者150mg BID)的患者均出现了血小板反应(≥50000/µL)(表3)。


表3

表3.png


截至2021年11月15日,所有患者均继续接受fostamatinib治疗(范围:2-6个月)。未报告有不良事件或出血事件。该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和心血管风险等因素影响了ITP的治疗,fostamatinib引发了血小板反应,且在不同的临床环境中表现出治疗获益的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参考来源: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0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0,41(08):617-623.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0.08.001

2. P. Raheja, et al.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PO-RA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effective and safe? Real World Data from the UK adult ITP registry. 2022 ISTH. Abstract#OC73.3.

3. A. Saldanha,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plen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2022 ISTH. Abstract#PB1210.

4. D. Kuter, et al. Updated Main Study Period and Long-Term Extension (LTE) Results With Oral Bruto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Rilzabrutinib in 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 2022 ISTH. Abstract#OC73.1.

5. R. Grantab, et al. Fostam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a Real-World Setting: A Case Series of Five Patients. 2022 ISTH. Abstract#PB1203.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