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0 20:41:52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下文简称“天肿淋巴瘤内科”)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淋巴瘤诊疗中心之一,近年来天肿淋巴瘤内科成果突出、进步显著,兄弟单位们用“突飞猛进”、“厚积薄发”来形容它的成绩,不吝赞美之词。天肿淋巴瘤内科发展自身优势与特色,促进专科建设、推动了淋巴瘤规范化诊疗。
愈淋典范,名家领航。2022年,医脉通《名家愈淋音——中国淋巴瘤标杆领航医院系列报道》特别栏目,由国内标杆医院分享淋巴瘤专科的成长之路、诊疗管理特色及真实世界病例诊疗经验,旨在进一步提高淋巴瘤诊疗水平,助力淋巴瘤诊疗发展。本期《名家愈淋音》带你走进天肿淋巴瘤内科——一支有情怀的淋巴瘤临床研究型团队!
坚持初心,牢记使命——梦想起航
“我们的科徽是三叶草,三片叶子分别代表Love、Believe、Life,同时也代表了淋巴瘤(LBL),象征着我们在一起、战胜淋巴瘤。”
——
图1 天肿淋巴瘤内科的科徽
天肿淋巴瘤内科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化疗科,为进一步推进专科化建设,于2006年正式更名为淋巴瘤内科。现在,天肿淋巴瘤内科定位在“临床研究型科室”,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使命,积极发展精准诊疗、新药/新技术临床研究,并与国内外知名团队拓展深入合作。
天肿淋巴瘤内科的科室建设一直以医教研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淋巴瘤专科诊治中心。在天津医科大学和肿瘤医院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科室全体同仁凝心聚力,朝着“治愈更多淋巴瘤患者”的共同目标努力前进。
依托天肿和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大平台,科室医疗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外地患者比例已经超过50%。目前,天肿淋巴瘤内科共有20名医生,其中博硕士比例高达95%,50%的医生有海外留学经历。
图2 天肿淋巴瘤内科医护团队
医——强强联合,协力同心——MDT助力
“通过MDT的诊疗工作,可以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规范患者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多学科的团结协作,可以让更多患者达到治愈,让他们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天肿淋巴瘤MDT团队
图3 医务处统一管理下的天肿淋巴瘤MDT诊疗模式
近几年,MDT诊疗模式在肿瘤领域愈加重要,也是天肿淋巴瘤内科的重点特色工作。张会来教授常说“得病理者,得淋巴瘤”!足见对病理的重视。中美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心成立的近十年来,天肿淋巴瘤病理诊断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淋巴瘤病理会诊中心之一。现在,病理诊断不仅能为肿瘤诊断提供“金标准”,还能提供预后预测信息,指导个体化治疗。在精准医疗时代,MDT指导下的个体化、精准诊疗模式,是淋巴瘤患者生存获益的保障和关键。而放疗则是贯穿淋巴瘤的治疗始终的重要角色,包括根治性放疗、巩固性放疗,桥接放疗以及一些姑息放疗等。在MDT模式的助力下,天肿淋巴瘤的整体诊疗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图4 天肿淋巴瘤MDT团队
天肿淋巴瘤MDT团队涵盖了淋巴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分子影像及核医学科等兄弟科室。天肿淋巴瘤MDT会诊中心于2018年11月正式启动,会诊由原来的不定期转变为每两周一次的定期会诊,并且创立了天肿特色会诊活动——天肿会诊日,至今已开展32场,覆盖85家医院,惠及130余名难治的淋巴瘤患者。
医——与时俱进,高效管理——质效双优
“医保DRGs、医疗质量及运行效率管理是同行们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与时俱进,制定和执行符合医疗改革背景下的科室运营相关标准和措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张会来教授
在医疗质量方面,科室秉承治疗的规范化,制定并统一执行淋巴瘤的诊治规范,同时参与了全国的行业规范制定,包括CSCO淋巴瘤诊治指南、CACA淋巴瘤整合诊治指南及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淋巴瘤质控指标等,保证了诊疗过程的规范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通常初治患者按规范进行诊治,复发难治患者进行全科会诊。以FL为例,依据2022年最新更新的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 ‘CHOP+奥妥珠单抗、CVP+奥妥珠单抗、
在运行效率方面,全面调动科室医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淋巴瘤亚专科建设和全程化管理,将DRGs和临床研究、尤其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纳入主诊医师考核指标;充分优化患者收治结构,降低药占比,提高首诊比例。根据每个主诊组床位的运行效率,进行床位的动态化管理,调动主诊教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室的整体运行效率。
教——深化交流,教学相长——合作共赢
“近些年我们的国际合作也有了一些成果的积累,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团队间的合作和人员交流,在合作发展中实现共赢。”
——张会来教授
天肿淋巴瘤内科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包括与美国Nebraska大学医学中心(UNMC)共建中美淋巴血液肿瘤诊治中心,与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KI)、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Moffitt癌症中心和南瑞士肿瘤研究所(IOSI)等,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及青年人才培养。张会来教授还提到科室人才建设实施“走出去、迎进来”的战略,鼓励和支持年轻医生出国进修学习,并每年资助1-2名年轻医生前往全球知名肿瘤中心研修学习,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同时科内一批优秀的博硕士研究生发表了许多高质量的文章,并屡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淋巴瘤科还被评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十四五”突出潜力学科和人才建设优秀团队。
天肿淋巴瘤内科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道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了多次国际性会议及区域会议扩大学科影响力。2016年以来,已举办了三届“天津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两届“天津HOW I TREAT及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以及每年组织召开的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和CACA淋巴瘤专委会天津站的巡进,在今年9月2日至3日即将举办第四届天津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
图5 部分学术会议
2021年,天肿牵头、联合国内6家省级肿瘤医院成立“淋巴瘤亚专科区域联盟”,联盟内共包含52家医院,辐射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内蒙、贵州等多个省份,共同推进联盟内各医院淋巴瘤的专科化建设,合力提升淋巴瘤整体诊疗水平。
图6 淋巴瘤亚专科区域联盟
研——发挥优势,特色发展——科研扬帆
“临床研究是共赢的事情,患者、医院、医生、创新药企业均能从中获益。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患者获益最大化是我们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的出发点和源动力。”
——张会来教授
在科研方向上,张会来教授认为,“要有自己的优势病种,并进一步发展和壮大。”比如
2020年至今,近3年科室在研各类项目21项,同时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大会发言和壁报交流也逐渐增多,包括2项ESMO-Asia大会口头报告、1项UICC大会口头报告以及9项ASH、EHA和UICC大会壁报交流。近3年发表论文达43篇,其中SCI论文37篇,IF>10分6篇。如B细胞淋巴瘤发病遗传机制的研究文章“Genome-wide mutational signatures revealed distinct development paths for human B cell lymphomas. J Exp Med. 2021; 218(2):e20200573.(IF=14.307)”;高度侵袭性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文章“APR-246 triggers ferritinophagy and ferroptosis of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ells with distinct TP53 mutations.
图7 天肿淋巴瘤内科近3年的部分科研成果
在临床研究上,天肿淋巴瘤内科近年来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室努力参与全球及全国多中心新药临床试验,积极争取牵头多中心临床研究,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科室临床试验的绩效管理和专人专项管理模式,推动了全科临床试验的入组速度和试验质量的提升,有Sub-I严把质量关,分配制度明确,奖惩分明,调动科室每个人的积极性,特别是年轻医生的参与热情。
图8 2019-2021年度淋巴瘤科临床试验管理
据统计2019-2021年科室新承担的临床试验达到97项;2019-2022年牵头的CDE注册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10项;2020-2022年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6项;2018-2022年有3项临床研究接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核查、并顺利通过,其优势病种FL,MCL等相关的临床研究更为广泛深入,如在复发难治的FL患者中评估Mosunetuzumab药代动力学、安全性、有效性的Ⅰ期研究;评估Mosunetuzumab联合
服务患者,携手前行——全程管理
“在天肿治疗的患者,出院后仍然是我们集体中的一员,我们会继续帮助他们,做一些延伸的医疗服务,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会来教授
依托MDT诊疗平台,天肿淋巴瘤内科提出了“淋巴瘤患者全程管理”模式。从首诊患者在门诊拿到第一张检查单,全程管理就开始了,随后可通过互联网医院或微信群,跟进患者的检查结果,并指导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一旦确诊则尽快安排患者住院治疗;住院后由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指导,包括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不良反应处理、以及饮食指导等,让患者在治疗期间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患者出院后,仍可通过互联网医院或微信群,随时和他的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包括验血结果及居家情况等,医生和护士也会及时给予处理和指导;对于已经结疗的患者,也会按照规范要求到门诊进行定期的随访,真正做到全程管理。
图9 天肿全程管理医患合影
天肿淋巴瘤内科在医教研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已达到国内外优秀淋巴瘤诊治中心的诊治水平。这离不开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治疗方案的不断进步,更离不开规范的诊疗。在实际工作中天肿淋巴瘤内科始终重视患者的规范化治疗,为国内的同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后记
古语云“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天肿淋巴瘤内科是很好的践行者。尽管前进路上困难重重,但全科室凝心聚力,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通过与国内同行的通力合作,积极推进科室的专科化建设、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做好患者的全程管理,努力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医教研齐发展的淋巴瘤专科诊治中心,提高淋巴瘤的诊治水平,惠及更多的患者。
张会来 教授
肿瘤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