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中山大学与广州市疾控团队:揭晓「睡眠质量」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风险的相关性

2022-08-05 10:20:46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导读


由于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快速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患病率从18%增加至29%。在所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睡眠障碍是导致多种代谢紊乱的新兴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障碍与代谢紊乱有关。近日,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的夏敏教授和柳雁副教授团队,以及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朱伟主任团队于J Clin Endocrinol Metab发表了一项横断面研究,以全面评估不同的睡眠行为与MAFLD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高睡眠质量(主要表现为早睡、从不或很少打鼾和短暂的日间小憩)与MAFLD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纳入5011例符合条件的受试者,接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根据超声检查肝脏脂肪变性和符合以下至少1项定义为MAFLD:超重/肥胖(BMI≥23 kg/m2)、存在糖尿病或代谢失调。


入睡时间分为3组:晚上10点前、晚上10-11点间和晚上11点后。夜间睡眠时间分为短(<7小时/天)、正常(7-8小时/天)和长(>8小时/天)。根据出现次数[从不/罕见(不足1次/周)、有时(1-2次/周)或经常(3次或以上/周)]评估失眠、打鼾和日间过度嗜睡程度。日间小憩分为每天0-30分钟和超过30分钟。


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药物和代谢合并症)评估睡眠模式与MAFLD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评估肥胖在睡眠质量对MAFLD风险影响中的占比程度。


研究结果


1. 受试者的基线特征


在5011例受试者中,1423例(28.40%)被确诊为MAFLD。与无MAFLD的受试者相比,MAFLD患者年龄更大,更可能为女性,受教育程度更高,既存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更高,代谢特征更差,但吸烟率更低,久坐时间更少。值得注意的是,MAFLD患者睡眠障碍的比例(包括较短或较长的夜间睡眠时间、失眠、打鼾和日间小憩时间较长)显著较高。


2. 不同睡眠模式与MAFLD风险的相关性


在充分校正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药物和既存代谢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后,晚睡(OR 1.37,95%CI 1.10-1.70)、打鼾(OR 1.59,95%CI 1.33-1.91)和日间小憩超过30分钟(OR 1.17,95%CI 1.02-1.35)与MAFLD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表1  不同睡眠模式与MAFLD风险的相关性

表1.jpg


3. 夜间睡眠模式和日间小憩对MAFLD风险的综合影响


与同时具有健康夜间睡眠模式和日间小憩小于30分钟的受试者相比,夜间睡眠较差和日间小憩时间较长的受试者发生MAFLD的风险显著更高(OR 2.38,95%CI 1.73-3.27)。


图1.png

图1  夜间睡眠模式和日间小睡对MAFLD风险的综合影响


4. 睡眠质量与MAFLD风险的相关性


随着健康睡眠评分的增加,MAFLD的风险呈线性显著降低。健康睡眠评分每增加1分,MAFLD风险降低16%(完全校正OR 0.84,95%CI 0.80-0.89)。


图2.png

图2  睡眠质量与MAFLD风险的相关性


进一步的分层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差对久坐不动的人群以及向心性肥胖人群代谢性脂肪肝病的危害更为显著。对于无中心性肥胖和久坐时间较短的受试者,睡眠质量对MAFLD的风险影响不大,而对于缺乏体力活动(完全校正OR 0.80,95%CI 0.72,0.89)和中心性肥胖(完全校正OR 0.82,95%CI 0.76,0.87)的受试者,睡眠质量每改善1分与MAFLD风险分别降低20%和18%相关。此外,肥胖仅占睡眠质量对MAFLD风险总影响的20.77%。


研究结论


高睡眠质量(主要表现为早睡、从不或很少打鼾和短暂的日间小憩)与MAFLD风险降低相关,这种相关性部分由肥胖介导。本研究提示应鼓励公众提高对睡眠障碍的健康意识,以对MAFLD风险进行综合管理。


1659666908251760.png

柳雁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其早期防治研究。

• 围绕“营养代谢在心血管代谢综合征早期防治中的作用”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基于大规模人群队列,结合基因改造小鼠和原代细胞模型,综合运用流行病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技术和方法在心血管代谢综合征新型生物标志物、早期防治靶点、以及个体化早期防治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 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 Metabolism、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J Clin Endocrinol Metab等心血管和代谢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十余篇。

• 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659666996654572.png

朱伟 主任

• 博士,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教信息部主任。

• 广州市高层次卫生人才(医学重点人才),广东省卫生毒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与毒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主要从事和负责水、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安全性评价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

• 作为主持人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2015年,第一负责人)。

• 作为专利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两项(2013年,2020年),发明专利2项(2017年,2021年)。


1659667014929114.png

夏敏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预测及营养防治研究。

• 近年来,作为牵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精准医学”专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

• 以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Diabetes Care、Hepatology等心血管和代谢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著40余篇。

• 研究成果荣获2019年度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20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7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兼任《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国际心脏病学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参考文献:Yang J, Luo S, Li R, et al. Sleep factors in relation to metabolic-dysfunction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2 Jul 28:dgac428. doi: 10.1210/clinem/dgac428.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