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22:53:09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是
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多激酶抑制剂,已被广泛探索用于治疗
研究方法
研究在中国5家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人民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研究纳入18-65岁、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为0-2、患有难治性CNSL的AL患者。将难治性CNSL定义为8周CNS定向治疗(鞘内化疗或放疗)后未达到CNSR,或达到CNSR后再次出现CNS复发。
研究排除
索拉非尼的初始剂量为400mg(口服,BID)。在出现≥3级的不良事件(AE)时,研究者可自主决定是否调整索拉非尼剂量,包括将剂量减少至200mg(BID/QD)或剂量中断。根据研究者判断和患者病情,患者接受常规CNS定向治疗(如放疗、鞘内化疗、全身化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血液学复发患者接受全身化疗。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时,进行索拉非尼维持治疗,连续服用12个月,直到出现复发或不可耐受的毒性。低危AML患者,包括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治疗8周内的CR率。次要终点是8周内的总缓解率(ORR)、1年和2年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以及AE。对于孤立性CNSL患者,CR指的是CNSR。将CNSR定义为达到CNS-1状态(无论白细胞计数如何,脑脊液中无白血病原始细胞),无神经症状进展,且在MRI/CT(先前阳性)中所有肿瘤表现完全消失。PR被定义为达到CNS-1状态,无神经症状进展,且在MRI/CT(先前阳性)中肿瘤表现消退至<50%。将无缓解(NR)定义为不符合CR或PR标准的状态。
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从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研究最终纳入26例患者(图1),中位年龄为34岁(范围为18-62岁)。其中AML患者20例(3例APL,17例非APL),ALL患者6例。
图1
入组时,17例患者患有孤立性CNSL,7例为血液学复发,2例为非CNS髓外复发(球后组织,n=1;睾丸,n=1)。在最初诊断时,26例入组患者中有8例在骨髓(BM)中发现FLT3-ITD突变。在诊断难治性CNSL时,3例患者在BM和脑脊液(CSF)中均检测到FLT3-ITD突变。15例患者在最初诊断和诊断难治性CNSL时为FLT3-ITD阴性。患者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疗效分析:
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后中位时间为1.4个月(范围,0.5-1.8个月)时,21例患者达到CR,2例达到PR,3例在治疗8周后仍为NR,并死于白血病进展。8周内患者的CR率和ORR分别为80.8%(95%CI,62.1%-91.5%)和88.5%(95%CI,71.0%-96.0%)。15例FLT3-ITD突变阴性的患者中,12例达到CR,1例达到PR,2例在治疗8周内为NR。
在17例孤立性CNSL患者中,15例达到CNSR,1例(No.24)达到PR,1例(No.17)治疗无效,进展为血液学复发,并死于白血病进展。7例血液学复发患者进行了全身化疗,其中4例达到CR,1例达到PR(No.3),2例NR患者(No.4和No.6)死于白血病进展。在接受索拉非尼联合放疗和全身化疗后,2例非CNS髓外复发的患者达到CR。治疗8周后,在14例诊断难治性CNSL时存在影像学异常的患者中,有11例异常消失,2例有所改善,1例无改善,部分患者MRI影像学变化见图2。
图2
对于接受索拉非尼维持治疗的23例CR患者,索拉非尼维持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1.3个月(范围,4.2-18.6个月)。在统计分析(2021年6月30日)时,23例患者中有3例(13.0%)出现白血病复发,包括2例血液学复发(NO.5和NO.7,最终死于白血病进展),1例髓外(非CNS)复发(NO.10,达到CR并存活)。23例患者均未再次出现CNSL复发。
截至最后一次随访,20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白血病进展,5例;慢性GVHD[cGVHD],1例)。应用索拉非尼治疗后患者的中位EFS和中位OS分别为18.8个月(范围,4.4-49.9个月)和20.1个月(范围,5.7-49.9个月)。1年和2年的EFS率分别为80.8%和75.0%(图3A),OS率分别为84.6%和76.9%(图3B)。
图3
安全性分析:
由于鞘内化疗、全身化疗和放疗可能导致细胞减少,本研究未分析血液学AE。在开始应用索拉非尼治疗中位时间16天(范围,4-96天)时,14例患者(53.8%)出现治疗相关AE,包括皮肤疾病(n=7)、cGVHD(n=3)、aGVHD(n=2)、
研究结论
以上研究数据表明索拉非尼联合常规疗法对AL和难治性CNSL患者有效且安全。然而,本项研究是一项单臂试验,样本量较小,后续需开展大样本随机或队列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Chen X, Huang J, Xu N, et al. A phase 2 study of sorafenib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ies in refracto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 Cancer. 2022 Jun 1;128(11):2138-2147. doi: 10.1002/cncr.3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