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09:37:28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为促进精准医疗领域分子诊断技术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2022复旦精准医学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复旦中山医院分子病理中心年会」于2022年7月15-17日在上海及云端顺利举行。本次大会以“驭精准 • 预未来”为主题,邀请了国内外分子病理专家、各临床科室专家、相关医联体成员及分子检测技术人员,围绕分子病理诊断的前沿发展等内容展开了丰富的专题演讲和讨论。会议期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欣教授分享
医脉通:6月30日,“In vivo multidimensional CRISPR screens identify Lgals2 as an immunotherapy target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首次成功锁定基因“半乳糖结合凝集素2(Lgals2)”为三阴性乳腺癌介导免疫逃逸的“帮凶”。能否请您谈谈,该研究的意义有哪些?将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胡欣教授:这项研究已开展多年,该研究发现,LGALS2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潜在的免疫治疗新靶点,有望突破目前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瓶颈,打开免疫治疗的新局面,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延长生存提供新机会。目前,免疫治疗在各瘤种中方兴未艾,但仍具有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获益人群,即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乳腺肿瘤都对它敏感,此外,免疫治疗的副作用也需关注。
目前,免疫领域的研究已逐渐从既往仅关注T细胞转移到其他的免疫细胞,比较成熟的免疫治疗靶点,包括PD-1、PD-L1、CTLA-4等研究都在火热开展,希望可以探寻到新的靶点。同时,基于这项研究,我们也在开展更进一步的探索,包括单克隆抗体、更精细的动物模型等,希望可以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延长生存提供机会。
医脉通: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为乳腺癌的诊疗带来了哪些影响?
胡欣教授:乳腺癌是最早开展精准治疗、靶向治疗的肿瘤,乳腺癌分子分型是其精准治疗的基础。目前,临床上基于
对于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因激素受体表达阳性,内分泌治疗疗效优异;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靶向HER2的药物方兴未艾,其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的;而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目前临床上尚无明确的靶向药物,常采用化疗的治疗策略,同时三阴性乳腺癌存在着复发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因此亟需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以延长患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出三阴性乳腺癌复旦分型,将三阴性乳腺癌更细分为4个不同的亚型,进而让三阴性乳腺癌针对不同亚型的精准治疗成为可能。未来,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的治疗手段可能会提升其治疗效果,为广大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
医脉通:乳腺癌步入精准治疗时代,您认为,未来,乳腺癌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胡欣教授:乳腺癌的治疗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们对乳腺癌的理解,特别是采用多组学的一系列手段,可以对乳腺癌的发生机理和靶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和多学科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其次,在发掘了治疗靶点后,也有赖于药企研发新型的、有效的靶向药物,包括靶向HER2、TROP-2等靶点的ADC类药物等,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福音,特别是为难治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我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两方面,一方面从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和分型更精细地了解乳腺癌,另一方面从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以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