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23:06:43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阵发性睡眠性
研究方法
纳入标准:≥18岁;诊断为活动性溶血PNH;治疗前≥3次测量LDH水平≥1.5倍正常上限(ULN);血红蛋白(Hb)水平<105g/L。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2个队列,并采用不同剂量的Iptacopan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见图1。
图1
主要终点为观察治疗第12周LDH水平是否降低60%或低于ULN,评估Iptacopan治疗对减少PNH相关溶血的效果。次要终点为评估Iptacopan对其他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标志物的影响。
研究结果
临床特征
在中期分析时,13例成年PNH患者(队列1:7例;队列2:6例)的中位年龄为35岁(范围:20-62),中位治疗时间为212天(范围:2-288)。基线时,所有患者均存在活动性溶血症状(LDH平均值:2097.8U/L[范围:1008-3761])和具有临床意义的贫血(Hb平均值:85.8g/L[范围:68-107]),大多数患者存在输血依赖(入组前12个月红细胞[RBC]输血平均次数:6次[范围:0-19])(表1)。
表1
疗效
1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均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基线时相比,第12周血清LDH浓度降低≥60%。在治疗2周后,可观察到LDH水平显著下降,队列1平均LDH水平下降76.5%(90%CI:-90.1-63.0,P<0.0001),队列2平均LDH水平下降85.0%(90%CI:-92.8-77.2,P<0.0001)(图2)。在第4、8和12周,两个队列中LDH下降幅度保持在80%-90%之间(P<0.001)。
图2
除队列2中1例患者外,所有接受治疗和正在治疗的患者均在第12周保持无输血状态。此外,接受Iptacopan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Hb水平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队列1患者的Hb平均水平从基线时的88.5g/L(90%CI:78.6-98.5)改善至第12周时的115.2g/L(90%CI:105.6-124.7);队列2患者的Hb平均水平从基线时的76.9g/L(90%CI:64.9-88.9)改善至第12周时的109.0g/L(90%CI:58.9-159.1)(图3)。
图3
Iptacopan治疗后其他溶血标志物水平(胆红素、网织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和RBC)均得到持续改善。此外,Iptacopan治疗可使RBC上C3d沉积几乎完全消失,PNH克隆大小显著增加(II型+III型RBC)(图4)。
图4
安全性
Iptacopan总体耐受性良好且安全。截至数据截止日期,13例患者中有9例(69.2%)出现≥1次不良事件(AE),大部分为轻度AE(表2)。无死亡病例和严重/非常严重AE。最常见的AE包括
表2
研究结论
本研究中期结果表明,有活动性溶血的初治PNH患者,经Iptacopan单药治疗后溶血标志物恢复正常,无输血即可改善大多数患者Hb水平。此外,所有受试剂量下患者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Jun Ho Jang, Lily Wong, Bor-Sheng Ko, et al. Iptacopan mo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a 2-cohort open-label proof-of-concept study. Blood Adv. 2022 Aug; 6 (15): 4450-4460. doi: 10.1182/bloodadvances.202200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