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郑昕教授: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防治前沿|CSID 2022

2022-08-22 11:58:11来源:医脉通阅读:10次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1年11月在南非首次发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B.1.1.529),随后世卫组织将该毒株定义为第五种关注变体(VOC)。与其他四种VOC(Alpha、Beta、Gamma和Delta)相比,Omicron是突变最多的毒株,更易传播和发生免疫逃逸。如今Omicron正发展成为全球许多国家的主要毒株,给预防和控制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带来新的挑战。

 

2022年8月13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感染病高峰论坛(CSID 2022)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郑昕教授就“Omicron变异株的防治前沿”进行了主题分享。

 

Omicron的感染特征

 

➤0micron S-RBD区域存在大量突变,传播力提高,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Omicron致病力下降。

 

➤0micron感染更多见于疫苗接种率低下人群和高龄老人。

 

➤0micron感染小鼠在肺部ACE2受体和跨膜丝氨酸蛋白酶(TMPRSS2)的表达显著低于支气管,Omicron在支气管复制速度快于野生株和Delta株,对肺部的损伤轻于野生株和Delta株。

 

疫苗接种对Omicron的保护效应

 

➤健康人群接种2针疫苗几乎完全不能中和Omicron。

 

➤与两剂相比,接受三剂疫苗的人员总体中和抗体滴度显著增加,Omicron严重感染风险降低。

 

➤异源第3针增强接种方案比同源产生更高的对Omicron的免疫原性。

 

➤健康人第4针能恢复下降的抗体滴度,但没有提供额外的保护,主要为年长的高危人群提供保护。

 

➤延长疫苗第2针与第三针接种间隔时间部分提高对BA.4/5的中和抗体活性。

 

➤完全疫苗接种和≥1 剂疫苗接种覆盖率是影响Omicron 病死率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完全接种或加强接种人群COVID-19重症发病率降低。

 

自然感染对Omicron的保护效应

 

➤未接种疫苗的COVID-19康复者血清中和Omicron BA.1能力降低。

 

➤COVID-19康复者接种一针疫苗能提高对Omicron的中和抗体,接种疫苗3个月内保持强烈的抗体反应。

 

➤无论康复患者是否接种疫苗,康复患者的受体结合域IgG 分泌B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健康疫苗接种者,接种疫苗后康复患者的特异性B细胞并没有显著增多。

 

➤COVID-19康复者的S/M/N抗原特异性 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接种疫苗前依然存在,COVID-19康复者疫苗免疫增加了病毒特异性T细胞比例和应答肽库的广度。

 

Omicron的相关治疗


①Molnupiravir


Molnupiravir为口服药,它是一种核糖核苷类似物,可抑制多种RNA病毒的复制,包括SARS-CoV-2。这种抗病毒化合物将类似RNA的构成单元整入SARS-CoV-2的基因组,进一步复制,产生有缺陷的RNA拷贝,导致病原体不能传播。

 

②Paxlovid(nirmatrelvir/ritonavir)


nirmatrelvir为口服药,它是一种SARS-CoV-2主要蛋白酶(Mpro)抑制剂;ritonavir是一种HIV-1蛋白酶抑制剂和CYP3A抑制剂,降低nirmatrelvir在体内的分解。

 

注:Nirmatrelvir / Ritonavir 治疗后可能存在COV1D-19“反弹”,但与住院或死亡的发生率无关,不影响患者最终结局。

 

③Remdesivir


Remdesivir是静脉用药,它是一种核苷酸类似物前药,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出对Sars-Cov-2的有效抗病毒活性,目前已获多个国家附条件批准。

 

➤以上三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对SARS-CoV-2 omicron变体的BA.2.12.1、BA.4和BA.5亚谱系具有治疗价值。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与疾病进展复合结局的风险显著降低相关。

 

④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


国产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对野株和其他变异体有效,BA.4/5 和 BA.2.12.1(Omicron子变体)的效应尚在确认。

 

➤大部分治疗性单抗丧失了对Omicron BA.1的中和活性。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可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的COVID-19患者。

 

⑤阿兹夫定


国产新药阿兹夫定是一种抑制核苷逆转录酶并恢复胞苷脱氨酶APOBEC3G表达的双靶向核苷类药物。它能大幅缩短新冠轻型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孙泽宇,柴佳彤,许建成.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研究进展[J/OL].病毒学报:1-11[2022-08-22].

 

专家简介

 郑昕教授.jpg

郑昕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教育部“长江学者”,协和名医,第8届“侨界贡献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抗疫突出贡献专家”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武汉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