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2 11:10:55来源:医脉通阅读:11次
医脉通编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人蛔虫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人类蠕虫病,儿童是蛔虫病的高感染人群,常并发胆道蛔虫病、
蛔虫传播途径
➤经口吞入感染期卵是儿童感染的主要途径;
➤儿童在受污染的土壤中玩耍时可经手感染。
临床表现
幼虫所致症状
1. 移行到肝:
虫少时可不引起症状;虫多时,可出现右上腹痛,肝脏肿大、压痛,肝功能异常。
2. 移行到肺:
虫少时可无症状或轻微
3. 移行到其他器官:
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如
成虫所致症状
1.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佳、厌食、偏食,个别患儿可有异嗜癖(喜吃炉渣、土块);
➤脐周一过性腹痛,痛无定时,反复发作,痛时喜揉按腹部,多无压痛和肌紧张;
➤恶心、
➤
2. 神经系统症状:
可见精神萎靡或兴奋不安、烦躁、易怒、易惊、磨牙、
3. 过敏症状:
可见
常见并发症
➤蛔虫性肠梗阻
最多见并发症,2岁以下患儿高发;多在回肠下段,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可吐出蛔虫。
➤胆道蛔虫症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烈绞痛,位剑突偏右侧,疼痛可放射到腰、背、右肩胛,痛时哭叫打滚,屈体弯腰、出冷汗,面色苍白。
➤蛔虫性肝脓肿
成虫自胆管进入肝脏,并带入细菌引起
➤蛔虫性
表现为突发性全腹或脐周绞痛,随后转至下腹持续疼痛,多伴有呕吐。疼痛缓解时,阑尾区有时可摸到蛔虫条索。
➤蛔虫性
如何预防蛔虫病?
➤控制传染源:对蛔虫感染者进行驱虫治疗;有计划地在农村、幼儿园、小学等进行普查普治。
➤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蛔虫病的危害及防治知识;定期对集体食堂、饭店等,进行卫生标准检查。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大便,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食未清洁的瓜果、蔬菜,不饮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