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 大咖专访 求职招聘

袁俊亮教授专访: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解读丨CSA & TISC 2022

2022-08-23 09:54:11来源:医脉通阅读:8次

本文作者:医脉通天坛会报道小组

医脉通整理报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卒中认知障碍PSCI)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显著降低卒中患者生存时间,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22年8月5日-7日,中国卒中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召开,在此期间,医脉通就“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2021解读”话题,采访了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袁俊亮教授,本文整理如下。



医脉通:卒中后约有1/3的患者会发生卒中后认知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请您介绍一下卒中后应如何预防认知障碍发生?


袁俊亮教授:(1)首先很重要的是,监测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且明确这种危险因素是否控制达标;(2)做好卒中二级预防,降低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同样也会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3)进行认知训练、认知康复、认知储备的提升,对于避免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有良好益处。


医脉通:请您谈谈卒中后如何正确评估认知障碍,临床上需重点注意什么?


袁俊亮教授:认知功能损伤涉及很多认知域,包括记忆、信息加工速度、执行功能、反应时间等,这些是不同认知域测评的内容。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更多关注的是执行功能和信息加工速度的降低。与阿尔茨海默病(AD)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有所不同,其更多是情景记忆下降,而血管性认知损伤是以信息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下降为主,这也是卒中后认知障碍备受关注的一个核心成分。


医脉通:目前对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治疗主要是延缓其进一步下降、提高认知水平、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请您介绍一下药物治疗应如何选择?


袁俊亮教授:卒中后认知障碍的药物治疗涉及三个方面:(1)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这些经典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具有较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多奈哌齐,在所有胆碱酯酶抑制剂中获指南推荐更多。

(2)NMDA受体拮抗剂,如美金刚,其对于卒中后合并认知受损,存在冲动攻击、行为异常、易激惹,甚至定向力障碍等明显冲突色彩的症状,可能临床获益更多。

(3)改善脑循环药物,银杏叶提取物、胞磷胆碱等。但目前其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足,仍需更多临床试验来证实。

备案号:京ICP备11011505号-33 版权:北京美迪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An error has occurred. This application may no longer respond until reloaded. Reload 🗙